关灯
护眼
    ……因为好奇心和一时兴起,我昨天晚上又链接了“宇宙储存云”去查那些让我感兴趣的地球人。

    还真让我查到很多有趣的人,我选了其中几位,放在本章中(本章的文字会比较多,请读者耐心阅读)。

    我为什么选择这些人推荐给读者朋友?

    因为之前我也说过,人类的记忆是比较短暂的,但是人类的幸福又是建立在记忆之上,因此人类非常有必要经常重复看一下那些真正优秀的地球人是怎么做的,是怎么想的。

    有一位着名的地球人是这样说的:

    “个人如何得到幸福?如何获得成功?如何拥有财富?这取决于一个人从那些优秀的人物身上学到多少,并且把这些学到的品质用于自己的身上。”我非常赞同这句话。

    在述说着些人的故事之前,我先把几段在“宇宙储存云”中发现的有意思的话写在下面,这些话的内容也是我赞同的。

    “所有的文明都是被创造出来的。”

    “伴随星球社会的经济发展、共同富裕、科技发达,这个星球社会的文明就会趋向于多元化的契约社会。当地球社会的人类吃穿不愁的时候,那么人类就会创造多元平等的新文明。”

    “商人们总是这样自来熟。不论在哪个星球,商人们总是能走多远走多远,走遍世界去赚钱。在商人眼里,永远没有什么敌人,只有现在可以做生意的人和暂时不能做生意的人。”

    “距今700多年前的伊朗古诗人萨迪的一首诗写道:豺狼不能牧羊,暴君不能为王。另一首诗写道:君主是树民为根,树茂皆因树根深,万勿逞凶害百姓,害民犹如自掘根。”

    “战争是人类最大的悲剧。数千年的人类劳动,数亿人类的创造成果,结果却毁于战争,剩下的只是废墟,废墟,废墟。是的,文明的人类应该停止互相残杀了。人类的领袖,必须认识到自己只是人民选举出来的公仆。任何权力的放纵,任何自私自利的掠夺和残暴,其结局只会是自身成为被仇敌毁灭的对象,而大众的家园成为废墟,废墟,废墟。”

    引文结束。

    下面,开始展示我在“宇宙储存云”查到的让我感兴趣的地球人(注:即使高级的灵性生命体也喜欢这些人)。

    第一个名字:曼德拉。

    在地球非洲大陆南部的南非共和国,有个小岛名字叫罗本岛。这个海中的小岛,距离南非第二大城市开普敦的海岸边10多公里远,这里曾关押过着名的政治家曼德拉。

    这个开普敦,在10万年前就有人居住了,在500多年前,葡萄牙的航海家到过这里,并在日记中做了记录。

    500年前第一批欧洲人登上这里的海岸,开垦荒地定居生活。300多年前荷兰人在这里建立了给途经船只提供补给的中途站,开辟了菜园和果园。不久,荷兰人把一批亚洲人流放到这里,于是这里有了白人、黄种人、黑人、棕色皮肤的人。

    再往后,在此定居的欧洲人,开始建要塞,组织私人军队,用武力夺取当地土着人的土地。

    再后来,越来越多的欧洲人移居这里,还四处抓来了奴隶。

    欧洲各个国家——荷兰、法国、英国之间,开始爆发争夺南非所在地的地盘的战争。

    最终英国人取得了胜利,占领了这里。

    大约在50年前,南非国获得了独立,不再是英国的殖民地。但是,国家掌权的人是白人,也就是欧洲人的后裔,他们剥夺了占大多数的黑人的政治权利。

    这被称为对黑人的“种族歧视”。一些白人自认为自己比其他肤色的人(黑皮肤、棕色皮肤、黄皮肤)优越,自认为有权把其他人作为自己的奴隶。其实,这种“种族歧视”的特权思想,也是一种不劳而获的思想,是反人道的。因为科学文明意识的底层逻辑就是“人人生而平等,没有例外”。

    再说回曼德拉,在被白人政权关押了27年之后,1990年曼德拉出狱,占南非人口绝大多数的黑人,在他的领导下,在联合国的支持下,通过全民投票选举,让白人执政党下了台。1994年4月曼德拉当选南非首任黑人总统。

    在此前一年(1993年),曼德拉获得地球上最着名的“诺贝尔和平奖”,当时在任的白人总统也同时获奖。

    现在的南非,是代表绝大多数黑人利益的执政党在执政。

    曼德拉年轻的时候就参加反抗白人独裁统治的斗争,后来被白人政府关押在罗本岛b区第5号牢房,判处无期徒刑。当年这里的狱警每天强迫曼德拉以及犯人到采石场敲打石块,以此摧毁他们的意志。

    曼德拉在狱中也坚持反抗白人独裁统治,他的政治智慧和人格魅力也被世界各国人民所知晓,终于,在世界爱好和平和民主的人民的支持下,在他72岁的时候,白人当局释放了他。他获得自由后,选择了“通过全民自由民主选举”同白人政权和平竞争,结果就是他领导的党派获得选举的胜利,成为南非执政党。

    这也验证了中国人的一句老话:有大德者,必有其位。

    现在的罗本岛,已经没有犯人了,被开辟成旅游胜地,让世界各地的人们可以来到这里感受“南非黑人反对种族隔离、争取自由民主”的历史。罗本岛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有意思的是,那些本地的导游中,就有当年的狱警和犯人呢。

    好啊,这是文明的进步,这是不同族群之间矛盾的和解,这是天下一家的和睦精神的体现。

    第二个名字:顾拜旦。

    希腊共和国,位于欧洲的东南角、巴尔干半岛的南端。

    在希腊的伯罗奔尼撒半岛,有奥林匹亚古遗址。这也是地球上最着名的人类盛会“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发源地。

    那是2700多年前,在希腊的伯罗奔尼撒半岛西部的奥林匹亚村,举行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运动会。

    那时参加比赛的都是男人,而且规定这些男人必须是希腊人、自由人、婚生子、没有任何犯罪记录。在举行运动会期间,希腊各个邦国之间必须保持和平状态,正发生的战争也必须在运动会期间停火。

    后来,罗马帝国占领了希腊,罗马大帝下令禁止奥林匹亚竞技会。再后来,1500年前发生了大地震,再加之当地的河水泛滥,成百上千年的风雨侵蚀,于是,当初高耸入云、规模宏大的奥林匹亚神殿和竞技场,渐渐变成了废墟:残存的石柱、石阶、石头搭成的看台。

    200多年前,一个英国学者发现发掘了奥林匹亚古遗址。再之后,100多年前,一个名叫顾拜旦的法国人登场了。

    顾拜旦,1863年出生于法国巴黎,1892年不到30岁的他,以个人的名义,给各个国家的政府和体育组织写信,建议恢复奥林匹克运动,召开国际性体育竞技会,并命名为奥林匹克运动代表大会,随后他成立了国际奥委会。

    1896年,在希腊雅典,举行了第一届现代奥运会,口号是“和平、友谊、进步”。这就是现代奥运会的开始。

    所以,我要说,重视个人的创意吧,也发挥合作的力量吧。

    地球现在有几十亿人口,而奥林匹克运动会这样的国际运动会,当初,也只是出自一个普通人的创意啊,然后发起全世界的合作,终于成为人类社会宣示全球合作的一大盛事。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已经是全世界所有国家都派优秀运动员和教练员参加的运动会。即使是互相发生战争的国家,也都派运动代表团参加,互相竞技,和平竞赛。

    我想,当初顾拜旦站在希腊奥林匹亚古遗址的圆形神殿废墟前,他的目光似乎能够透过历史的迷雾,隐隐约约看到古往今来人类追求和平竞技的不懈努力啊。

    是什么启发了顾拜旦?除了这个伟大的废墟,还有这里的古代的雕塑,全都是男子和女子的健美裸体。这些男人和女人袒露出全身健壮或丰腴的肌肉、体型、仪态,有挺拔站立状,有奔跑状,有搏斗状,有缠绵状。这其实体现出一种积极的奋发的人生观,那就是:人体是美的,人的运动是美的。

    确实啊,从艺术审美的角度来说,人体是审美的对象。

    人体本身(我说的是人的裸体),与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山岳、湖水一样,具有审美价值,自然带有美感。只是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需要衣服蔽体保暖,于是把人的裸体遮掩起来了,同时(也为了经济利益)可以展示服饰之美。

    但是,美,或者说,审美行为,是超越现实的存在。

    美的艺术,绘画也好,雕塑也好,都具有独特的魅力。

    绘画,能够容纳和展示丰富的内容,可以描绘众多的人物、象征物、多层次的细节。而立体的雕塑,能够让周围的整个空间都具有了超越日常生活的意义。

    也就是说,立在街头的雕塑,会让街道变得艺术化。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会被鸡毛蒜皮的杂事所吸引。而艺术作品会让人们沉思“人自身存在所具有的美学价值”,就是说,人们在十字路口看到一座“艺术雕塑”的时候,会意识到:不同于日常琐碎事务的超然的创造性劳动的卓越成果。

    第三、四个名字:伏尔泰,卢梭。

    伏尔泰,法国人,死后安葬于法国首都巴黎的先贤祠。

    法国,欧洲国家。在过去的几百年间,法国人民推翻了君主专制政体,先后建立了5次人民共和国,中间经历了2次君主专制复辟。因此说,今天的法国人民,对国民自由选举总统的共和国政治体制,有着深刻的理解。

    法国历史,这正是地球人类社会,从君主专制统治走向自由民主社会的缩影。这个过程是不容易的。专制的君主肯定会制造“专制统治合理的理论”,甚至会制造“君权神授”的理论。专制君主身边的人,也会出于自私的考虑而拥护专制君主,甚至自欺欺人吹嘘说“专制君主是圣王”。

    在法国走向“自由民主社会”的过程中,经历了专制君主统治和民主共和国的交替,这除了因为专制君主和身边那些人的狡诈和暴力威胁,也是因为新生的民主共和国制度一开始还不完善,还需要时间不断完善自由选举的制度和各项法律的保障,因此给“迷信于专制的人”提供了复辟机会。

    珍惜思想的自由,这也是法国人建立“先贤祠”的重要原因之一。法国人民建立第一共和国之后,把这个当初国王建立的教堂,改为埋葬那些为国家民族做出巨大贡献的伟人的墓地,并在先贤祠入口墙上刻着:“献给伟人们,祖国感谢你们”。

    先贤祠的地宫里有很多的墓室,墓室里安放着棺木,有的墓室里安放着多个棺木,叠放在一起。这里最着名的墓室是伏尔泰和卢梭的墓室,他们2个人各自拥有独立的墓室,因为他们是法国最伟大的启蒙思想家。

    伏尔泰的墓室前面耸立着他的雕像,雕像的右手捏着鹅毛笔,左手拿着一卷纸。

    伏尔泰,一位自由的思想家。

    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思想家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一切智能生命体的行为都是源于思想。

    对于人类来说,是选择自由,还是奴役?是选择尊重每个人的言论自由,还是只允许少数人言论自由?

    这就是思想家要阐明的问题。

    在伏尔泰的棺木上镌刻着金字:“伏尔泰——诗人、历史学家、哲学家,它拓展了人类精神,他使人类懂得,精神应该是自由的。”

    隔着过道,伏尔泰的对面是卢梭的墓室。

    卢梭,文学家、教育学家、哲学家。

    他对今天的人类影响最深的是他提出的“社会契约论”和“主权在民”的自由民主思想。

    可以说。“社会契约论”,“主权在民”,这样的民主思想,是人类进入现代文明社会的思想基石。

    迄今为止,在法国巴黎的这座“先贤祠”已经有七十多位被法国人民认可的伟人,安息在这里。他们其中有文学家、科学家、哲学家、自由的斗士、爱国英雄、政治家。

    可以说,进入先贤祠的伟人,都是赢得绝大多数法国人爱戴的杰出之士,他们为法国在地球世界赢得了不朽的荣誉。

    第五个名字:乔伊斯。

    乔伊斯,出生于爱尔兰。

    爱尔兰,是欧洲的一个岛国。这个岛屿的大部分属于爱尔兰共和国,一小部分属于英国(称为:北爱尔兰)。

    在爱尔兰共和国的首都都柏林,有一座名为“爱尔兰作家博物馆”的建筑。博物馆门脸不大,这里收藏了过去几百年来爱尔兰文学巨匠的着作、信件、肖像和私人物品。

    在我看来,设立纪念伟大作家的博物馆,这当然是好事,至少会鼓励人们多读书,也让作家这个职业或是这项工作得到人们的尊重。

    在作家博物馆的展览中,有一位非常重要的作家,他就是世界读者和作家们公认为近代以来人类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他的名字叫詹姆斯·乔伊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