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1986年5月1日周四

    上午,陪同大学同学游趵突泉。午和晚,同学、朋友相处畅所欲言。

    1986年5月2日周五

    如何才能克服怯懦之心?一是在生途中,在自我克服各种困难时,积累经验,也增强了自信;二是思想总结,尤其通过文字记述及其逻辑思辨。

    1986年5月4日周日

    在家几日,受益匪浅。未曾料到,离别几个月,人们观念有如此大的变化,仿佛都在议论社会问题的严重性,渴望社会风气的改观。

    听朋友畅言,社会变革不能寄望大家一呼百应、顺从追随,而是让人们能够从中获得进取的信心和希望。

    今得一语:“社会对思考者是喜剧,对感觉者是悲剧。”如何理解?是一时还是一世。

    1986年5月5日周一

    行走校园中,萌生一种落单、恐惧的心情,看来人性懦弱源于求生的欲望。

    对于爱学习勤思考的人来说,闭门造车要比到生活中实践容易得多。

    晚,翻阅近段时间日记,感觉思路尚且清晰,为什么时至今日依然自我否定不止呢?其实,双方学校态度与其说是多思多虑,毋宁说是我自己引咎自责。

    1986年5月7日周三

    对于学校的建议和阻挠,我决定退学探个究竟。旁人无法理解其中原委,我自己却因此沉静了下来!

    “解铃还需系令人”非如此无法解开一个死结。

    1986年5月13日周二

    顺达上海两日,情况如此出乎意料。不过,细想仍为自找麻烦。离青岛前收到老师回信,其中“人往往是被别人打不到的,反而自己达到自己。”孔老师此语仿如天籁之音。

    知识分子当下环境和地位,让我联想到徐志摩先生曾言:“悲观是社会的时髦,怀疑是知识分子的护照。”确乎在今天应改成为:“麻木是社会的时髦,懦弱是知识分子的护照。”

    1986年5月17日周六

    回校事情处理还算顺利。此刻回望其事过程,在其场景之中,自身真的陷入了执着狂的状态,或类似迫害狂的模样。的确,此段经历,使我对精神疾患有了较深刻的了解。处于类似状态下的意志力和坚韧性,其气魄、思维和雄辩是任何人难以说服的,唯有客观事实可以令其沉静下来,唯有真正纯良坚定的信念才能使其恢复常态而非坠入不能自拨的窘迫。

    1986年5月22日周四

    一个人即便就是通过学习思考形成的认识,一旦口述,尤其是通过文字倾泻而出,人也立刻会松懈下来,身心和思想在轻快和飘逸之间,却感觉格外空虚、失落和软弱起来,唯有再向更高领域进取,并用新的丰富而明确的认知充实自己,才能依此生存下去。

    近二日翻阅《反杜林论》,其中关于哲学、艺术和社会发展的讨论,特别是那样一种允许各抒己见,并打破权威辖制,或可以挣脱类似封建奴隶式听命精神的学术氛围和社会环境,亦是国内所必需。

    1986年5月23日周五

    头脑空空,几近麻木。这几日功课学习,今日才真正听得进去,心情也畅快了不少。

    读苏联波斯彼洛夫《论美和艺术》,索然无味,难以读下去。无论什么书,也不管讲什么,大概提笔之前,应该有如下考虑:1、读者层次;2、写作目的;3、情景交相呼应;4、自我明确的观点和态度,若仅是讲述,那么深层分析则是另外的事情。

    国内的人们眼下都不愿意暴露自我观点和态度,一般均是通过引用政策文件来表明立场。这样与其说展示精明、乖巧,毋宁说表明刁钻、圆滑,而其根本实质是不敢承担责任。而有的则可能就是头脑空空,虽有抱怨、烦厌之意,却无辩驳、立论之理之力。一个人若要表现自我思想和认知,必须有理论或学说做旁证,也根本无法避免与人争执,并不得不进一步给予说明。

    “人不缺乏才能,缺乏的只是勇气和自信。”一个人一旦克服了怯懦之心,摆脱了自我否定和怀疑的羁绊,整个人儿立即焕然一新,变得聪明而勤快起来。之所以如此,正因为拥有了进取的勇气和信心。一个人如何才能克服这种精神上的束缚呢?最立竿见影的办法,就是要独立行事。在中国青年人中间,若能兴起一种独立出行的风尚,离开父母,到农村、到厂矿、到青山绿水中间,接触社会和生活中的各种人,努力去和他们交流、交涉、交谈,克服原本并不是特别难解难分的人情世故。这样在整个社会人群之中,于一种自然且融洽的相处之间,必定会形成并助长一个人自主、自由、自信的意识和勇气。而这样一种勇气,恰恰不是靠“拉关系”“走后门”而来的轻狂和蛮横,却又能从中懂得克制自己,从中认清了别人也看清楚了自己,尤其可贵的是只有通过这样一种行为交往方法和模式,人们才能够真正懂得并体会到人与人之间相互关心和爱护,是一种多么优美、高尚而不可缺少的东西。

    1986年5月25日周日

    晨,父亲为前事而来,午后返回。此刻,忆朱自清先生《背影》之情形,怆然泪下!

    晚,复信四封,了却前时之事。人不悲不足以成佳文,悲从何来?寂寥情深也。悲苦之间,运笔如处子,慷慨涕落,文思如涌……

    1986年5月28日周三

    环视周围,生活就是这样,有哭的,有笑的,有什么也不知道。翻阅《创造心理学》,从中可知宣扬生活哲学的理念,不能繁琐、冗涩的语句去表现,而应使用庸常平实的语言加以概述。如此才能让更多人明了生活的意味,树立明确的价值观,理解生命真实的意义。

    “人生的价值在于创新,人生意义在于这种创新的劳动之中。”这一观念既不通俗也不平庸,而是社会进步和人生有所作为的本质所在。

    《追寻》

    我追寻我自己

    因为

    他是那般的天真、稚气

    为了一丝薄情

    任凭伤心的泪儿流尽

    我追寻我自己

    因为

    他那样倔强、毅力

    漠视冷热讥讽

    依旧沉静、理智地思虑

    我追寻我自己

    因为

    他如此怜惜生命、爱怜美丽

    即使自身形残、浅陋

    依旧勤勉于真、善、美的寻觅

    追寻吧

    永远地追寻

    延续往昔的足迹

    把一切的烦恼、惆怅、疑虑

    踩在这歪歪斜斜的

    脚印里

    《父与子》

    为了我的孤僻

    您迢迢千里

    来把我慰藉

    虽仅是几小时

    相默无语

    一切的委屈、恐惧

    全都化为无迹

    相别互道的“珍重”

    心酸的泪儿

    由我到您

    挥挥手相别的暗语

    我从中

    得到了进取的鼓励

    1986年5月28日周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