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1984年9月8日周五

    昨日来青岛报到。从青岛火车站,一乘上学校接站的汽车,路途所见令人心寒!也许人的想象总是超出现实的。

    下午、晚上,心情极不平静,很是沮丧!然而,静静地思考和分析后,极力去遐想,才得以摆脱。此刻又有什么话好说哪!只能用努力学习,来劝勉自己而已。

    1984年9月9日周六

    到青岛三天了,今日过得还算平静。给家里写信两封,总觉得有很多话没有说出来。

    宿舍挤得很,设施也差,日记也不能安心书写。

    1984年9月12日周二

    早晨讨论。无所事事,无所趣味,任时光淡然而逝。写信两封,中午洗海澡,下午看电影“骑士的荣誉”,平淡无奇。

    《理想梦》

    总带着金色的翅膀

    在青春的自由天地里翱翔

    没有忧郁、悲伤

    亲爱的父母、姐妹在身旁

    从不沾金钱、荣誉

    也无有任何困难阻挡

    任凭远离世俗的天地

    径直出入解体的天堂

    带着青春的理想

    1984年9月15日周六

    医学生的任务是救死扶伤、治病救人,而我的学习目标是取得精湛医术。

    1984年9月17日周一

    今天第一天上课。过去常听说大学功课的关键在于个人,今之课堂上感受倍实,但又可说摸不到边际!如若依这种情绪和感受去学习,不知怎样走下去!静静地劝自己、警告自己:沉着、稳重,赶快适应这种学习方式。

    上星期班里的事情,让我神不守舍,努力承担吧!青春会给予力量。

    1984年9月19日周四

    独立生活一个星期了,臆想如果一个人忽然被置于一个不曾料想的空漠、无人迹的地方,他一定会感到头脑模糊,似乎没有了记忆力,最后会因绝望而疯狂、死亡。

    年青人应注意观察,接受生活中一些琐碎的事,从中求得经验和知识。

    《海浴》

    碧绿的海

    我来到你的身旁

    你的美丽

    浸没了一颗忧郁、孤苦的心房

    你诱我

    投入你的怀抱

    苦涩的水

    却让我泪儿涟涟

    无论何时何地

    都有快乐、苦楚、忧虑

    一定要懂得克制、克制、克制

    少于畅怀的愉悦

    也少有难堪的苦涩

    《无题》

    神奇广大的天工

    造就了一个个人头

    花岗岩的脑袋

    不如一块石头

    只能心中有数

    怕的却是石头

    1984年9月20日周五

    上课虽不到一周,感觉不是轻松、愉快的。对老师的讲课很不习惯,自己总也不能集中精力。正如老师讲得心情还不能沉稳下来,但自己的确没有什么可激动或分散精力的事情!

    1984年9月25日

    对于功课应该心中有数,物理特别不理想,外语感到负担很重……学,刻苦地学吧!只有付出辛劳的代价,才能有进步的报赏。

    生活中时常审视自己,感到似识,似不识!作为大学生,无时代感,无青春感!

    1984年9月28日周五

    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逝。晚上,学校开庆祝建国三十五周年文艺晚会,届时才有居于大学校园的感触。

    1984年9月29日

    晚,国庆舞会的音乐弥散校园,其情景像童年时父亲告诉我的五、六十年代的学校状况。几天的休息日也是游子难熬之时,唯借学习去其忧!

    思念之情难言,乡恋之苦更难形容,形影孑立也!

    《小市民》

    繁华、喧嚣的街上

    睨视、相陌的人旁

    他潇洒、倜傥

    走向前方

    唯我独尊

    自在张扬

    不为色彩、花样而迷惘

    小市民的模样

    可喜、可奖

    《热情》

    萍水相逢

    仅有一次

    相关如弟兄

    记忆几载

    命运坎坷各异同

    时常送去温柔、深情的鸿雁

    诉说、勉励、告诫

    发自

    衷肠、肺腑

    1984年10月2日周二

    放假三天,父亲来青岛,欣喜中,隐隐作痛!相处时,未曾落泪,但离别后,情不自禁!

    回到宿舍,真想把话说出;把泪流尽,更想吟诵一首小诗,但此刻脑子里空空如也。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古今一也!

    1984年10月5日周五

    生活有规律了,思想没了这方面的负担,思乡之情已隐,不甚强烈再,或许是无可奈何导致的吧!

    往昔旧事,重又萦绕心头,色彩是不明亮的;与过去比起来,感情更强烈了,似乎急切地要找到一个答案、搞出一个什么名堂出来。然而,人生中又有多少答案是缜密的,又令人心满意足呢!

    1984年10月12日周五

    昨日停课一天,清理卫生。明天又要停课,开运动会。

    入学已有一个月了,生活和学习都不十分顺心。看《中国青年》杂志,其言“学生的实职是求学而非谋生”,使我顿开茅塞,几周的心病得以缓释。到此的这段生活,情绪经常是纠缠在伙食上面,并未专注于学习!

    借书证已经发下几天了,同学不少都借来各种书籍观看,而我一直在犹豫,仅是跃跃欲试而已。顾虑会重新陷入中学时的泛泛读书,担心由此影响专业,学而无成。然而,尽管有如此客观的顾虑,但头脑中仍有许多问题萦绕纠缠不已,要解脱这一切,非有一明确的思路和满意的答案不可。这还是要求助于书的。

    人有一种品行,十分可恶,这就是惰性。

    1984年10月19日周五

    又是一个周五!或许冥冥之中有命运之神在操纵着我。几周来,每到星期五,总让思绪回到过去、理弄生活、不得不去记这日记。

    对在这里的五年,或仅是现今的生活如何去走哪?若说早已经心中有数,则是自欺。精力慢慢集中于学习,但自己追求的最终目的,却不甚明了。闭上眼睛,只埋头读书或许是走向成功的途径,而学无兴趣,不能沉浸其中,无异于浪费时光,自欺欺人而已。

    若一个人无法确立最高理想和一生所欲倾注的事业,其在现实生活面前可以只按自己的稚想和意念去闯荡,倒也不乏浪漫的情趣;再就是甘当宿命论者,把自己的一切投注在命运之神的手中,任其安排今天和往后的生活和事业。

    但愿上帝能赐福真心爱怜万物生灵的人儿,给予一条让清醒的头脑,均晓之为伟大的路。

    1984年10月23日周二

    昨晚想,现今大学的气氛太沉闷。整个校园如此平淡乏味,校报上的调子和大会、小会上讲得如出一辙,似乎生活的这样,就理当如此、理想如此。生活、学习中有许多明摆着的事情,时常见到了令人寒心、苦恼。然而,这一切问题,确乎都是过去或将来的事情,与今天根本无关一样。

    从课堂、饭堂到宿舍,随处可见到人们不拘小节、骂骂咧咧、胡打乱闹,至于和知识、文化、文明相伴的仪表和风范之类都不过是文学人物的品质。不知道究竟什么才应是大学生的行为标准?

    今日收到XXX(高中和补习班同学)来信,有许多话要给同学讲,提起笔来又觉得表达不清,缺乏具体而明确的感情、意见和思想。

    1984年10月31日周三

    将步入十一月,生活一如既往,今是而昨非。

    上周连续给同学写信数封,颇多感慨。尽管当时和现在已觉察到其中看法的幼稚,甚至有遁世的念头,但自己还是把它们发出去了。纵然幼稚些,到也是真情实感。

    生活中,人和人之间的差距,非凭空想象可及!有些人的作为,的确让一般人百思不得其解;而有的哪,不过就是庸常的妒忌、嫉恨和虚情假意、附炎趋势而已。但就是这样一些一眼即可看穿的陋习,却有人自觉做得诡秘、乐此不疲、沾沾自喜之而不知克制。

    归于我个人的问题,就在于有时忘乎所以,与人争执高低、面红耳赤。吾不崇尚“万般皆忍”的道义,而常想报之善心,正己洁行,以求与世有益。

    夜梦中时常返乡回家,醒来历历在目,令人哀叹。从某种程度上说,对已经失去的东西应有正确的态度,更重要的是着眼未来、未来、未来。

    1984年11月3日周六

    今日阅《傅雷家书》,书中教诲之语,受益匪浅。读书中,联想到傅雷的死,又觉得写这样“家书”的人何以会导致那样的结局哪?

    1984年11月4日周日

    午,得XXX(高中并补习班同学)来信,谈到年龄问题。刚来报到时,自己也曾注意到年龄偏大的问题,但也就是震动一时,没有像同学一样把震动当成了学习的动力。

    人生活幸福根本在于有无求实的精神和意志力,能否求实地去学习和工作,而一味追求眼前生活的浪漫终会发现生命的朝夕被浪漫掉了,留下的只有不甘堕落、自怨自艾的苦恼和悔恨。

    青年以火热的激情追求令身心感奋高亢的生活,追求社会的“perfection”,这种思潮性的举止,实质就浪漫的够格。权不论这种浪漫本性的好坏,仅看后果:那时常纠缠青年周围的惆怅、苦闷、彷徨、厌世的情状源头何在?

    1984年11月7日周三

    童年时的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不知因何有时会涌现出来,纠缠于脑,勾起伤感、责恨的情思。

    已有很久了,自知平时举止言谈不老成、不成熟,空有成人的身形,却不能像别人一样有魄力。或许这正是在家里养成的习惯,改正为是。

    考试的急迫,令自己感到压力,从《傅雷家书》中获得许多新知识和感受,然暂且放一下,先解决考试问题。

    1984年11月11日周日

    近两日阴天,学习较紧张,但头脑中总有许多困惑不解的事情,强忍着极力不让情绪低落。

    读《傅雷家书》觉得自己追求的一种氛围也并非是一种空想,上个世纪有过;二十年代有过;五十年代也有过,今日能否再现否?

    整个世界风云变幻,处于何样的环境和场所中,一个人是无法选择的,但追求仁爱、和平、自由并且让世人怀恋的美德之人,也始终都是有的;问题之在于,要去认识他们,首先必须要提高自身的素养。一般人要克服担心自己始终“平庸、普通”的心态,就在于不断充实自己的头脑、提高能力和德行,达到一定高度后,再“反身”去做普及化的工作。如同有人说的,即使是我的努力能使一个人因此而变得智慧、聪明、快乐,这样的一生也是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