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荀彧一捋胡须笑吟吟道:“想不到早晨还以死相逼的主公,晚上竟邀请我与士载秉烛夜谈。想来主公的命运本就是匡扶天下,躲也是躲不掉的,哈哈哈~”

  此话一出,三人皆放声大笑起来。杨澜心境转化如此之快,也是触景生情,激发出内心的正义之感与怜悯之情。

  “听说士载深谙耕种之道,对于屯田也是颇为了解。对于现下上艾县的情况,你且说来听听。”杨澜怎会不知,当年曹魏在东南一带准备积储军粮,就是邓艾提出了屯田之策,并著有《济河论》阐明了自己的观点。

  况且屯田之事,事关重大。行错一招,便会满盘皆输,所以不得不招来荀彧和邓艾商讨此事。

  邓艾听杨澜夸自己对耕种屯田有建树,反而有些不好意思起来:“主公……公谬赞士载了,属下……下也是对此事……事略知一二而已,妄不敢……敢说什么精通。依属下……下所见:食不如耕,耕不如屯,屯乃囤也。”

  “好一个屯乃囤也!士载,早就听闻你年少时,就屡屡上山去勘察地形,绘制图形,对屯田一事大有研究。今日听你所讲,果然是名不虚传。”荀彧拍着邓艾的肩膀赞不绝口,难得有人能像他这般,沉下心来研究这耕种之道。

  杨澜不禁感叹道:“能在这乱世之中,有如此见解者,非士载莫属!”

  只见邓艾从袖口之中摸索了一阵,掏出一块布来,随后将布展开道:“主公……公文若兄请……请看,这是吾……吾绘制的上……上艾地形图。”

  仔细观察了一番,杨澜发现地图上绘制的,是上艾县城以及周边的地形。但他毕竟也没考过农业大学,哪能知道这其中之奥妙。

  于是便问邓艾可否讲解一二?邓艾用手一指地图中心偏上的位置:“你们看……看,此乃上……上艾县城所……所在。县城共……共有四道城……城门,分别通往……往东西南北四个……个方向。我先前……前勘察到,城中大……大部分百姓所种……种的田地,都聚集在……在东南方……方向,大约有……有上百亩。”

  “城中不……不下千人,百亩田……田地入不敷出。这……这也解释了,即便上……上艾县并……并没有灾情,还是会……会出现严重缺……缺粮的情况。”

  荀彧忽然在一旁插话:“士载别着急,还是先喝口水,再慢慢说吧”

  邓艾急切的想表达自己的观点,摆了摆手:“没……没事。再看这……这其他几个方……方位,其实闲置的……的荒地不下几……几万亩。如果能……能将这几处……处善加开发……发利用,粮食的问……问题自会迎……迎刃而解。”

  听邓艾这么一说,杨澜顿时心里就明白了。其实上艾的农业资源还是非常不错的,只不过缺乏人力去开垦农田。如果自己这次能召集人马,粮食肯定是不成问题,百姓的生活条件也能得以改善。

  “还有一点,我……我要说明。就是关……关于浇灌农田……田的问题,往日我看……看城中百姓,都是以人……人力挑水,作为浇……浇灌的方法。此事不……不但费时费力,浇灌出……出的农田因……因为水量少、不均匀,故而产量……量非常低。”

  邓艾所想的,竟然与杨澜担心的如出一辙。如果真的要耕作上千亩,甚至上万亩田地,光是靠人力,那简直就是杯水车薪。于是问道:“那士载可有什么好主意?”

  “我们可以……以在这里,这里,还有这……这里挖通水渠。然后将……将由北……北至南的一条河……河流引到各处。”

  邓艾一边说,一边在图上比划。杨澜又问:“此河在何处,可有名称?”

  “不……不远,就在……在上艾县以……以北四里处,至今无……无人命名。此河……河应该是一条……条名为“清漳水”的河流的上游。水……水势平缓,如……如遇大雨,偶有湍急。”

  杨澜思虑良久,斟酌此事是否可行。片刻又发问道:“即便是这样,如何将河流之水引到田中才是重中之重,士载话未说完吧?”

  只见邓艾眉头紧锁,似是有些难处:“属下……下近日所想,引水……水必开凿水渠。可……可如何将……将这河流引……引入……这个……”

  话到此处戛然而止,邓艾陷入了沉思之中。看来他还没有想到,如何能将这无名之水引得水渠田地之中。

  屋内顿时鸦雀无声,一时之间陷入了尴尬的境地。眼看那百斛粮食坚持不了几日,外面的灾民又每日剧增,心里怎能叫人不着急啊。

  就在众人一筹莫展之际,荀彧拍桌而起,大吼一声:“我想到了!此人定能助主公一臂之力!”

  夜里本身就静,再加上刚才没人说话就更安静了。荀彧这么一拍一吼,差点没把杨澜给吓死。

  杨澜擦了擦额头上惊出的汗水,调侃道:“想不到,文若也有如此不冷静之时啊,哈哈哈!那个能祝我们一臂之力的,是何许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