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杨澜一看荀彧支支吾吾的,上前一拍他的肩膀:“文诺可是碰到了什么难处,但说无妨!”

  “确实是略有难处。只因事出突然,家里的存粮也并无太多。这样下去,恐坚持不了数十日啊!”荀彧有心无力,不过现下缺粮,是因为各处都在闹灾荒,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全国各处都在打仗,大部分有点力气的青壮年,都被拉上战场了,哪还有人来种地。可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不种地填饱肚子,饿着去替别人卖命也不现实。所以才有逃兵屡屡出现的情况,就是因为军中缺粮。

  杨澜深知民以食为天,对于这个时期的国家来说,农业才是根本。说白了就是要种地,有粮还愁找不到人吗,古代服兵役大多也都是为了有口饭吃。

  “我看这灾民不下数百人,你却说能坚持数十日。这么多粮从何而来?家中到底有多少粮食。”

  杨澜思索半天发觉不太对劲儿,数百人一顿饭就要吃数百斤的大米白面,家里就这么大点地方,也没看见哪有粮食啊?

  荀彧在一旁做了个请的手势说:“主公随我来!”接着就和杨澜邓艾两人出了房屋,来到了相邻的另一户门前。

  门外上着一把大铁锁,看起来是有人为了防止偷盗而设下的。只见邓艾从怀中摸出一把钥匙,上前将铁锁打开。

  一推房门,杨澜顿时露出惊讶之色,连忙询问道:“这地上一袋袋的别跟我说都是粮食,还有这几口红色木箱是干什么用的?”

  抬眼看去,整个屋内堆满了麻布制成的大口袋,粗略一算足有二三百袋。袋子里面鼓鼓囊囊的,口也被粗线绳牢牢的扎死。

  最引人注目的,还是不远处的十口大木箱子。看着放置的时间并不久,箱子本身很干净,也没上锁。通体刷着红漆,边缘处用黑色的皮条包裹着作为装饰,上面钉着铁钉,似是用来加以固定。

  荀彧连忙答道:“主公所言不差,此处袋里皆是米面,每袋均有半斛,总重有一百斛之多。至于那木箱……主公可曾记得,问我三百金钱财可在此处,我说尽数都在,木箱里就是那三百金了。”

  杨澜听完荀彧的话语,心里生出疑问。那三百金本来就是有的,这点倒是没什么。可这粮食又是从何而来,奖励里并没有这一项。

  大先知发现了杨澜心中所想,便问他:“你还记不记得每次玩三国志,初始时都会给一些兵粮,以作为前期补给。还用我继续再说么?”

  杨澜恍然大悟,原来如此!确实如先知所言,每次创建完游戏之后,系统都会赠送一部分军粮,来确保玩家能够顺利度过前期。

  这可真是天助我也!缺什么来什么,三国志也是大手笔。原来玩游戏时对于粮草并无概念,现在说有百斛,每斛换算成现在的市斤都不少于120斤。这么算下来,就是一万多斤粮食,单单一人的饭量,够吃几十年的!

  不过转念一想,一万斤粮食又能够数百人吃几天。即便是节省一点,最多也只能坚持一个多月而已。治标不治本,有再多的粮也不够吃。

  杨澜思索许久,似是有了对策。径直走到红漆木箱前,用手把盖子一掀,眼前顿时一片金光。闪闪发光的金元宝堆满了整个箱内,杨澜心说活了快三十年,终于有一夜暴富的感觉了,顿时眼中露出了贪婪之色。

  虽说这都是自己的钱,但是十箱金元宝摆在眼前,任谁都不会无动于衷的。杨澜稳住心神,开口发问:“这十箱金子,价值几何?”

  邓艾发现杨澜直勾勾的盯着满箱的金元宝,着实好奇。想着这不都是主公自己的钱嘛,看着他怎么这么激动呢。

  他哪里知道其实这根本不算杨澜的钱,而是游戏送给他的,说来也真是可笑。

  不过邓艾也不细想,主公自有主公的心思。于是开口答道:“十箱……箱共有……有三百……百金,一金……又等于一……一斤。一金……能换……百银,一银又能……能换百铜。金银……银皆为……为元宝,铜就是……是普通的铜……铜币:五铢钱。”

  原来如此,也就是说一个金元宝能换一百个银元宝,而一个银元宝又能换100铢铜币。杨澜心说那这三百金,可真不是一笔小钱啊!不过这还要按照现在或者当地的物价来定。

  粮食虽是不够,但是这笔钱若能善加利用,定能做到以钱生钱的效果。杨澜突然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对荀彧和邓艾二人说道:“时间也差不多了,咱们出去吧!你二人定要妥善保管好这些财物!”

  荀邓二人一施礼,向杨澜保证这里连只苍蝇都不会飞进来。邓艾更是要求要在这里守夜。

  杨澜连忙劝阻了邓艾的行为,说这里都是些朴实的老百姓,想来也不会干什么鸡鸣狗盗的勾当。晚上还要与二人商量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万万不可耽误,邓艾这才作罢。

  出了房门,邓艾将铁锁重新锁好。三人正准备往另外那间屋内走去,就看到打远处来了一群人。只见他们脚步缓慢,各个无精打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