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千机府内披麻戴孝的丫环小厮穿梭于庭院之间,匆忙的脚步、悲伤的神色也丝毫未减他们的分寸,每个人仍然规矩有序地忙着自己的事。偌大的千机府到处都挂着灵幡,经风一吹飘飘荡荡于空中缠绕,让人触之心惊。大厅内木鱼声“咚咚”地响着,席地而坐的禅师念着经为亡魂超度,一副漆黑的棺椁摆在大厅中央,周围点满白烛,星星点点的烛光形成一个灯阵印着棺椁前跪着的小男孩——正是十岁的千勇。

    他没有流泪,只是呆呆地跪在那里,他不是不想哭,只是哭不出来。所有人都跟他说父亲是如何如何伟大,如何如何勇敢,他应该为父亲感到骄傲,他应该以父亲为榜样,应该延续父亲的辉煌,可是所有人都忽略了一个十岁孩子对于唯一的亲人的渴望。他不想让人看到他的脆弱,将这一切深深地埋进心里。

    南宫熙走了进来,后面跟着一个孩子。他走到棺椁前虔诚地拜了三拜进了香,而后蹲在千勇身旁,叹了叹气道:“勇儿,你父亲是为救朕而死,这条命是朕欠他的,说到底是朕对不住千家啊!”

    大丞建国以来,一直动荡不安,内有奸臣、宗室皇亲之乱,外有强敌环伺,百姓们朝不保夕苦不堪言。老皇帝一无兵力二无胆量,不敢与任何一个相抗,只能唉声叹气地看着大丞一日不如一日。

    他和千骁两人相识后因志趣相投又一心报国,慢慢就成了生死相交的兄弟。少年千骁有勇有谋,胆识非凡,又有一身的好武功,常常说道要解此困,需得有一支天兵天将方可。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说干就干,几经周折,硬是拉起了千家军的大旗,再慢慢将队伍扩大。有了这支军队,他和千骁先将奸臣和犯乱的宗室皇亲以铁血的手段镇压,后又将进犯的邻国逼退得不敢再来,并且签订和平协议。

    老皇帝深感江山有望,把皇位交给了他。之后整顿朝纲也都依仗着千骁和千家军,本以为终于可以安享太平时,谁知妒嫉他坐上皇位的八皇子发动兵变刺杀他,在千钧一发之际千骁赶到以身挡刀,以自己的命来换他的命。之后又是依靠着千家军将这场叛乱平息,而千骁也没能再救回来,虽然亲自题了这千机府,可是这个与他并肩作战十几年的兄弟再也不能和他一起高谈阔论大丞的江山了。

    看着未说话的千勇,南宫熙心里百般难受。他刚出生没多久母亲便没了,现在连唯一的亲人都走了,偌大的千机府没有一个能够给他些许温暖的人,摸了摸千勇的头,“勇儿,丧事办完后,你就进宫住,以后有什么事都跟朕说。”将跟在他身后的那个孩子拉到千勇身旁,“这是峻儿,与你年纪相差无几,这几天让他陪着你,与你作个伴,以后进了宫也是你俩一起住,相互照应,就像朕和你父亲一样。”

    “我叫南宫峻,你不要怕,我会陪着你的。”南宫峻像个大人一样安慰千勇,稚嫩的嗓音穿透到千勇的内心。

    千勇看着比他高出一丁点的南宫峻,如同死水般沉寂的眼神里有了一抹春色。于府内而言他是主子,所有人都在等他发号施令,于府外而言,他是千机府、千家军的继承人,他应该是威风的,所有人不在乎他是否会害怕。其实他是害怕的,只是伪装得很好。

    接下来的几天,南宫峻一直在府里陪着他,也与他说过很多话,只是每一句话都未得到回应。虽然没有回应他,但在千勇的心里已经认可了这位会关心他是否害怕的人。丧事办完,千勇把府里的事交待给管家后,就带着和他一般大的侯平跟着南宫峻坐上了去往皇宫的马车。从此他就要在宫里过完他的年少时光。

    南宫熙为他俩安排了一处宫院,在同一个院里一个住东厢房一个住西厢房,彼时,大丞百业待兴,南宫熙每日忙得不见人影。千勇就跟着南宫峻一起与众多皇子们一起上下学,他不怎么说话,大部分都是南宫峻在说。因为千勇是武将世家,所以每日天刚见晓就起床练武一个时辰,然后再和南宫峻他们一起上学。下了学后,那些皇子们都去玩了,千勇又回到院里练功两个时辰。南宫峻有时会和皇子们一块去玩耍,但大部分时候都是在一旁看着千勇练功。南宫熙看着这么勤奋的千勇倍觉欣慰。

    窗阴一箭,时光飞逝。不知不觉中已在宫中度过了五个春秋,这五年来千勇很少回千机府,那是他魂牵梦萦的地方,只是现在过于清冷了。和他一起上学的那些皇子们很多都比他大,早已去往各处任职了。南宫峻也比他大,碍于他一人无伴,只和南宫峻比较亲近,所以南宫熙就没安排差事给南宫峻。

    千勇和南宫峻并排走在去往鉴知殿的路上,南宫熙召见他俩。此时的千勇已是少年绰约之姿,润玉星光,温和谦逊,身形挺拔修长,如谪仙般光风霁月。虽然还是不多话,但待人有礼有节,让人如沐春风。

    南宫熙一看到他俩,笑道:“勇儿和峻儿来了!”把刚要行礼的二人拉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