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正值春日,稀稀落落的小雨带起淡淡的烟雾,将青麓山笼罩其间。

    在烟雾稀疏的山麓处却是显露出一座道观来。

    此时,道观中,一位约有十六七岁,面容清秀的小道士正在院中练习道家罡步。只见他脚步沉稳,势若青松,每一步都会在地上留下不浅的印记。

    半时辰后,小道士收功站立,身上有白气升腾,就地在院子中的水井处打了盆凉水,然后用凉水洗了把脸,做完这些小道士精神一振,随后向道观一处偏殿走去。

    偏殿内供奉着一尊灵位,小道士来到偏殿,转身将偏殿大门关上,点了三株线香,在香炉上插好,对着灵位拜了三拜,随后盘坐在团蒲上自语道“师父,弟子宋鸣不日便要下山,寻仙问迹,以求完成师父的遗愿,特地前来拜别。”说着又是对着灵位磕了几个响头。

    原来先前这道观有一老道士和一小道士。这小道士是宋鸣,老道士则是宋鸣的师父。

    宋鸣的师父李老道,少年时仰慕道家,不顾家中阻挠,在乡间一处道观出了家。几年后竟是给他遇到机缘,授得真传,从此开始修行不戳,四十多岁便修炼到引气后期的境界,只是他所得的功法没有后续部分,从此便开始云游四海,寻找仙迹。

    只是这仙踪倒是未有寻到,这妖魔却是除了不少,最后寻至百岁高龄而无所得,心灰意冷下便想随意寻个地方度过残生。

    李老道在寻找途中遇见冀州饥荒,偶然将当时在饥荒中成为孤儿的宋鸣救下,想到自己一身所学,不欲道统失传便索性将宋鸣收为弟子,在青麓山中建了所道观隐居下来。

    在这道观中,李老道一边教宋鸣道法,一边和宋鸣讲自己这一生云游四海,降妖除魔的经历,一晃眼十年时间便过去了。

    这十年中,李老道只是教导宋鸣一些道家基础,画符、罡步......却是从未教导宋鸣根本心法,反而时常用内家功法和手段来诱惑宋鸣。

    对此,宋鸣只是每天认真的修炼这些道家基础手段。直至三月之前,李老道有感自己大限将至,时日无多,又兼这十年来的考验让李老道明白宋鸣确实是修道种子,便将宋鸣叫至身边,传授了功法。

    十年来,李老道和宋鸣是相依为命,得知李老道大限将至,宋鸣自是悲痛异常。只是在李老道的宽慰和期望下,宋鸣将悲伤按捺心中,在三月内完成道家百日筑基之功,开辟出丹田引气入体,到达引气初期的境界,得知消息的李老道嘱咐了几句便含笑而去。

    李老道因为功法原因在引气境界蹉跎一生,从未见到过仙路上的真正风采,希望宋鸣能尽早的下山去寻仙访道,莫要与他一般,这才有了刚才的一幕。

    宋鸣缓慢的站起身子,盯着被烟气飘动模糊了的灵位看了好几眼,转身打开偏殿大门,出了门外随后合上离去。

    一番粗茶淡饭后,宋鸣回到自己房内,盘坐在床上,为自己即将下山云游,寻仙访道思索起来。

    李老道游历多年,当年建完道观后银两也还是有数千两之多,财物宋鸣是不必要担心,只需担心那下山后的云游路线。

    排除李老道曾经游历过的地方,这中土大地,宋鸣只需要去一处,便是那具有诸多神话传说的岭南大泽,如果这里没有寻到仙踪道迹,宋鸣便准备东渡大海,去寻海外仙岛。

    不过自己和李老道隐居山中十年,世间可能会有未知的传言出现,自己可以现在世俗见打探一番,如果无所得再按照原先的顺序游历。

    宋鸣从床上下来,活动活动身子,想起李老道所言,这天下间有法力的同道不多,但在世间作恶的妖魔鬼怪却不少。自己已经大致规划好以后的目标和行程,想来以后定会遇见那些东西,那么现在就要做些准备,以防万一。

    当下宋鸣从房间一处拿出一个蓝色包袱来,打开包袱,里面有着三样东西。其中一件是笔身刻有淡金色道家符咒,笔尖是未知异兽的火红毫毛制成的符笔,这是李老道自己收集材料做的,很是珍贵。

    另一样东西则两张古朴有致的符箓,仔细看去上面不时有细小雷光闪过,这应该就是李老道所提起与真传一起得到的九天普化神雷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