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老朱啊,这桥真的能这么造?”

    不光郑毅,就连张桂芳和鲁大成也觉得不敢相信。

    倒不是朱功亮造出来的不是桥,而是这桥有点太对付事儿。

    完全就是木头搭起来的,整座桥身用不到一根铁钉。

    用朱功亮的话,这座桥最多两天就能造出来。

    但是看着这样的桥,郑毅有点怀疑能不能走?

    最后朱功亮保证,这桥绝对比想象的要牢固。

    郑毅才算是点头答应下来,朱功亮就启动了造桥工程。

    无数的树木被运到河边,然后被朱功亮等人按照尺寸锯成长短不一的木料。

    河的两边也树立起高高的木架,上面挂着木头做成的滑轮组。

    郑毅看到滑轮组,不禁感叹劳动人民的伟大。

    现在这条件就把滑轮组玩的这么熘儿,也是他没有想到的。

    术业果然有专攻,造桥修筑还得讲究个专业。

    营造坊培训花钱是多了点,但结果也是非常良心的。

    滑轮组搭建好之后,又搭建了两座简易木头吊车,就是杠杆原理的。

    修桥工程就轰轰烈烈的展开了,两侧同时悬吊锯好的木料到河上。

    这些木料开始编织在一起,没错,就是用木料编织。

    刚看到图的时候郑毅还不明白。

    但是看到操作,他才了解朱功亮要造的是座什么桥。

    北宋张择端画过一副《清明上河图》,其中有一座桥是整幅图的画眼。

    那座桥的名字叫做“虹桥”,朱功亮要造的就是一座虹桥。

    全程不用一根铆钉,就是用木材开出简单的榫头。

    将这些木料按照顺序搭在一起,就像搭积木一样。

    横梁和纵木互相受力,保证这座桥的承重能力。

    一天的时间,这座桥的主体结构已经出来了。

    第二日的时候,在主体结构上铺设桥面龙骨。

    然后将提前就准备好的木板,一块块的铺在上面。

    还没等天黑,这座编梁木拱桥就出现在河面上。

    两日的时间,一座横跨超过十米的木桥。

    全程没有用一根铆钉、一根桥柱。

    就这么出现在大家眼前。

    听起来就像是变戏法。

    但确确实实的发生了。

    郑毅等人上去试验的时候,发现这座桥非常稳固,承重能力完全不需要担心,足够现阶段运送材料等使用,造船厂终于可以建起来了。

    郑毅选择了一位有造船经验的平民梅士芳作为船厂负责人。

    又安排了三十名不错的好手作为船厂的工人。

    付出能量在船厂培训后就开始打造起渔船。

    剩下的几天中,郑毅也抽时间将剩余附属建筑全都建出来。

    一座采矿场,抽出精工坊二十余人配备二十名新人加入。

    一座精冶炼坊,负责金属矿物的冶炼和合金材料的冶炼。

    这两座算是精工坊的配套产业,采矿场培养出探矿、开矿、采矿等人才,为精工坊和村子提供原料层面的支撑,冶炼坊则是负责按照炼制合金钢等金属。

    而精工坊只需要按照操作规程,去将金属加工成各类器具就可以了。

    精作坊、营造坊、造船厂也都出来了,其中营造坊已经展示了力量,那些木屋和虹桥就是成果。如今村子里的基础建设,全都是营造坊接手来做。

    精作坊则更多是去制造弓箭和生活需要的器具。

    步兵营也完成了升级,升级后的步兵营出现两座附属建筑,一座是骑兵营、一座是军演所,军演所是培训步兵和骑兵将领和研发军械用的。

    粮食铺最后也完成了升级,出现了两座附属建筑养殖场和捕鱼场。

    养殖场可以养殖禽畜,不过想要大规模发展养殖,怎么也得明年开春之后了。

    现在能够养起来的,也就是抓过来那些野鸡、飞龙、水鸭子等东西。

    还有那些一时吃不到的马鹿、麋鹿等动物。

    兔子狐狸这些小型动物养不了。

    除非给他们塞到铁笼子里。

    不然都得挖洞跑出去不可。

    捕鱼场可以培训捕鱼的技能和常识,对现在有着比较重要的作用。

    鲁大成等人作为第一批的捕鱼场人员,已经开始在海上捕鱼。

    等到造船厂出来渔船,轻工坊生产出渔网来。

    那捕鱼队就可以实现质的飞跃了。

    凭借苦夷岛海里的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