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李二壮也是满脸热切的看着他,郑毅笑了笑将目光放在刀上。

    他选择的这种刀就是后世的苗刀,也是明朝时期戚家刀的改良版。

    全刀长度在1.4米左右,其中锋刃部分大概一米,刀柄可以双手持握。

    重量大概在三斤多的样子,单面开刃、锋利异常,用起来也是极为顺手。

    比起戚家刀五尺的长度,这把苗刀要稍微的短上一些,但灵活性却提升很多。

    暂时配备于步兵营应该是足够了,毕竟苦夷岛都是些土着部落。

    当前主要应对的对象,还是岛上那些凶勐的野生动物。

    就比如苦夷岛的大棕熊,今天距离营地又近了一些。

    可能是感觉到这边比较热闹,棕熊也想来凑热闹。

    最近的棕熊已经距离他们的营地不足二里。

    大家还是见机比较早,用火将熊给吓走了。

    不然冲进营地来,还真是不好收拾呢。

    “不错!这样的刀一天能生产几把?”

    如今铁匠铺能打制长刀的不过二三十人。

    其他人都在打制斧头、锯子之类的工具。

    “第一把打出来,后面的速度就快了,我们两班倒的打制,一天怎么也能打出来十来把。”

    李二壮连忙上前回答说,郑毅抚摸着刀身点点头。

    “打制枪头的话,应该速度更快一些吧?”

    “那是肯定的,刀和枪中间差着事儿呢!”

    “不如就先打制枪头吧,让大家先用上!”

    郑毅将手中的长刀递给李二壮吩咐道。

    “行!枪头一天出五十个都没问题!”

    “那就好,先给队伍配上长枪!”

    郑毅这句话是跟王昆山说的。

    王昆山也是赶忙点头应是。

    现在来看,长枪其实作用更大一些。

    毕竟长枪的长度在那里,就算遇到熊也能搏一搏。

    只要长枪数量多,就算是老虎也能收拾掉。

    当然弓箭肯定最好用,只是精作坊还没造出来。

    弓箭的材料比较多,制作工艺也很复杂。

    木料、弓弦、羽毛、树胶.....

    这些东西杂七杂八的很复杂。

    精作坊如今忙的昏天黑地,抽出的几个人还在研究材料。

    这还是郑毅用能量兑换了一批生产使用的原材料。

    不然靠自己研究摸索,一年估计也弄不出来。

    这就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有技能没原料也不行。

    经过一天的折腾,木屋的样板间已经建了起来。

    倒不是精作坊干活不卖力气,确实需要将模板建起来才能验证。

    郑毅走进这座木屋,墙面还在固定着,里面的土坯夹层还需要时间阴干。

    窗户暂时也就是两个大窟窿,铁炉子也没有安放,但基本上已经有了房子的雏形。

    摸着还没有干透的木料,郑毅鼻尖闻着松木的清香,觉得比室外要暖和不少。

    人不是动物,幕天席地那是酸腐文人的矫情,还是在房子里睡着踏实。

    这座房子墙面厚度达到两尺,也就是六十多公分的样子。

    里面的隔热层都有一尺多,相信能抵御住冬季的寒风。

    到时再装上双层的窗户,用轻工坊造出的纸湖起来。

    妥妥的越冬神器,当然最好再配上坐火炕。

    土坯那边也已经开始制作了。

    火炕后期再盘就可以。

    那玩意儿做起来简单。

    平民都可以动手做出来。

    转眼已经来到这个时代有十天了。

    华夏村每天一个模样,建设速度超级的快。

    这些天郑毅又用复兴号招过来五百多人。

    如今的华夏村已经突破一千人的规模。

    到处都是分工劳作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