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顶着令人作呕的臭气,张世博亲自看望了卧病在床的瘫痪女人——一个准北大学子的母亲,并从自己的钱包里掏出2000元赠送给这个可怜而苦命的女人,令在场的人无不感动。

    仁良村支书杨双波感慨地说:“我做支书20年了,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么亲民的领导!”驼腰农民也十分感动,泪光闪闪,内心很感谢张世博对他的老婆的慰问,很想对张世博说一番感谢的话,然而这个笨口拙舌的男人一时却又不知说什么才好,只是呆呆地站着。张世博连忙招呼他坐下来,大家坐在杨首家门前的一排小凳子上,与弱不禁风的杨首同学及其满脸憔悴的父亲促膝谈心。

    古郡电视台“台花”刘玉姗和县委宣传部副部长王天祥站在张世博对面五六米远的地方,留意观察张世博与贫困学子交谈的状况,在他们聊得起劲的时候,就迅速拍了一阵,然后闪出一边。

    跟领导下基层拍电视和照片,摄录者不仅需要较高的业务能力,更需像猎狗一样机警灵敏。若看到领导精神状态好、站位佳,摄灵者就要抢着拍一阵,然后闪出一边去——领导若总被镜头对着,就像新婚夫妇在洞房里被人监听,令人颇不自在;若领导的脸色愁得像食不裹腹的杨白劳,千万不能拍照,否则会被领导责骂,可谓是鼻涕流进嘴——自作自受。作为业务优秀的人才,刘玉姗和王天祥自然掌握这些规则,他们或拍或停,节奏把握得很好。

    张世博说:“小杨,你在这么困难的情况下,考出这么好的成绩,很不容易!我代表古郡县委、县政府对你表示祝贺,希望你再接再励,在学校学到真本领,为祖国、为家乡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小杨同学腼腆地点点头。

    张世博指着甘春潮对小杨同学及其父亲说:“这位是县政府办的甘秘书,如果你们以后有什么困难,请你们跟他联系,找到他就能找到我。”

    反应灵敏的甘春潮说:“对,如你们有什么困难,请你们给我打电话!”说着,他在笔记本上写下自己的电话号码,撕下来,交给了杨首。

    这时,梁新荣从公文包里取出一个印着“慰问金”三个粗大字体的红信封——里面装着2000元钱,递给了张世博,张世博立即把信封转交到杨首同学的手里,深情地说:“小杨,这是县委、县政府发给你的助学金,钱不算多,只是体现县委、县政府对你们的一点关怀,希望你们一定树立信心,战胜困难!”

    小杨接过大红包,激动得鼻子有些发酸,两行热泪立刻像两条小溪一样流了下来,哽咽着说:“谢谢张县长对我们一家的关心,以后我一定继续努力学习,为家乡争光!”

    这些珍贵的镜头,自然被刘玉姗和黑小子王天祥看在眼里,这两个敬业的记者把镜头迅速对准张世博和贫困学子,拍了不少令人感动的镜头。

    张世博指着梁新荣对小杨同学说:“这是我们县教育局的梁新荣局长,以后遇到什么困难,也可以找他。”

    梁新荣笑着说:“对,小杨同学,如你以后遇到什么困难,也可以直接找我。”说毕,从钱包里取出自己的名片,发给杨首父子、杨双波支书等人。

    将要离开杨首家前,刘玉姗小声对张世博说:“张常务,现在能否录几句你的现场声?很简单的,您只需说几句话,内容是我们县教育扶助方面的,以小杨同学及他家为背景,显得更真实。”说话时,刘玉姗盯着他,报以浅浅的微笑,更令人难忘的是她的眼睛和脸,这里面仿佛蕴藏着脉脉之情,教人无法抗拒。

    张世博有些犹豫,心想:若是按刘玉姗说的去做,这就像老太太扮个粉嫩脸,作秀的痕迹很明显,有些不大好意思;若不按她说的去做,又担心令她失望。

    作秀就作秀吧,在县级官场,多少人天天上电视新闻作秀呢,我作秀一回算什么?张世博这么想着,就答应了下来:“说就说呗,我该说些什么?”

    刘玉姗稍一思索,说:“您就县里如何帮扶贫困学子的情况说几句就行。”

    张世博深情地注视了一眼刘玉姗,轻轻点点头。在刘玉姗的提示下,张世博站在杨首同学的家门前——为了上电视,不得不以人家这破旧的房屋做背景,杨首及其父亲可怜兮兮地站在他的旁边。这么一来,张世博就觉得似乎自己成了主角,而背后这幢旧而不破的老房子,或许存在的意义就是给人们证明两点:一是住比大学还高寿的房子才容易考上大学,二是住老房子才会出英才。

    张世博对着王天祥递过来的话筒,面对正拿着摄像机的刘玉姗,中气十足地说:“为解决大学新生的入学难问题,我们县委、县政府一向重视教育工作,我们决定,今年一定要让每一个贫困生都上得起大学!对家庭困难的学子,县委、县政府将发放助学金,县教育局也将协助大家申请助学贷款,同时,也将广泛发动社会各界为贫困学子捐款。总之,我们要全力保证每一个大学新生上得起大学,请大家放心!”

    张世博气宇轩昂,思想清晰,声音响亮,摄录的效果很好,刘玉姗很满意,微笑着对他竖起了拇指。张世博心中也对这名美女充满了好感,心想她不愧为“台花”,外表靓丽,思维清晰,而且敬业精神可嘉——刚才自己慰问杨首的母亲时,房间里弥漫着臭气,在这样令人作呕的环境下,这姑娘居然自始至终陪着自己,真不简单!

    刘玉姗还采访了杨首同学,询问他今天接受慰问的感受,杨首以激动的语气赞扬了县委、县政府关心困难学子的行为。将要离开时,张世博感慨地对镇党委书记赵时秋、村支书杨双波说:“小杨同学在这么困难的环境也能考上北大,真是逆境出人才呀!对这样困难的家庭,我们党委、政府要多关爱,可以把这些困难户列为农村危房改造项目的实施对象,为他们建好房子。”赵时秋、杨双波点头称是。农村危房改造项目是国家推出的一项惠民政策,列为危改对象的农户,可享受一万多元的财政补贴。

    杨双波说:“说到逆境出人才,除了杨首同学之外,我们村还有一位,名叫李桂芳,听说她现在在县委办工作,她家就在附近。”

    李桂芳?不就是县委书记石丽花的秘书吗?她有什么样的故事?张世博突然涌起了好奇心,决定到她家去看看,于是张世博说:“杨支书,时候还早,我们顺便看一下李桂芳家吧。”

    李桂芳家的房子是砖混结构,比杨首家的稍好,然而,这幢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红砖房子外墙已斑驳陈旧,与周边漂亮的小洋楼相比,就像一个衣着破旧的姑娘站在衣着华丽的贵妇旁边,显得十分寒酸。

    张世博在杨双波的带领下,走进李桂芳家,了解到导致这个家庭贫困的原因是疾病。李桂芳的父亲年约六旬,自小瞎了一只眼睛,被村人称为“独眼龙”,现在患有糖尿病,失去了劳动力,每年需化费医药费5000多元;李桂芳的弟弟患有地中海贫血,经常需到医院输血、取药,每年化费几万元;李桂芳的母亲年约五旬,她的情况稍好,却又是个患有小儿麻痹后遗症的女人,走路一高一低,像划船,基本上没有劳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