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张世博在李桂芳的引领下,迈步走进石丽花办公室的时候,心又像被小鹿猛撞一样急速跳起来,脚也感到有些酸软,这个尚算靓丽的女人比自己年轻两岁,工作能力平平,为何自己每次到她的办公室怎么都如此紧张呢?是怕她吗?还是敬畏她手中的权力?张世博瞬间在心里不断自问。

    不用石丽花示意,张世博径直坐在她面前的木椅上汇报工作,张世博知道,这个木椅是低于石丽花级别的人坐的,因而也就自觉坐上。

    石丽花对张世博昨天的表现十分满意。

    昨天,石丽花到市里参加“三个年”工作推进会,听会时突然接到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章龙发来的手机短信,说县政府门口被自行车厂200多名访民围堵,请示是否同意请县公安局支援,以维持秩序。这年头,为避免激化矛盾,如请县公安局人员参加与自身业务不密切的公务活动,需经县主要领导同意。

    石丽花看了短信,心里蓦地一沉,都说稳定压倒一切,在基层,稳定是头等大事!弄不好,这几百号人到市里、到省里闹,自己轻则要挨市领导狠批,重则会丢掉乌纱帽,非同小可!况且今年开展的“三个年建设活动”,其中就有一个“平安家园建设年”活动,重点是建设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为经济社会护航!

    石丽花稍犹豫了一下,回复:“先尽力做好思想工作,暂缓出警。”回了短信,石丽花心神浮躁起来,像一个有急事要办而又不得不久久蹲在厕所里的便秘者,时间每过一秒心里都急得要冒烟。这个由市委书记方桐成主持的会议费时较多,在市会议中心开完会后,还到市工业园、市政务服务中心参观,好在事情顺利,30多分钟后,石丽花就接到张世博发来的报平安的短信,说集合在县委大院前的上访群众已散去,建议近期召开一个常委会,专题研究自行车厂工人上访事件。石丽花这才稍稍定下心来。

    啜了一口李桂芳递来的养生茶,张世博首先汇报了自行车厂下岗职工上访的事,说因为事情危急,因担心事态扩大,自己当场提出10天内再 对下岗职工出台一个新的置换房子的方案,做得不对的地方,请书记批评。

    石丽花露出赞赏的微笑,说:“世博,你做得很好,上次开县委常委会,我就提出按1:1的比例跟人家下岗职工置换旧房不行,要按1:1.3,要不是陈一久这死鬼不同意,哪有上访的事?我同意你的建议,你迅速协调县经贸局、县企业改制办等部门,及时出台一个新的置换房子方案,供县委常委会研究。”

    “老板,您的意见很好!不过,这个置换比例,您看能不能调整下,经我们调查了解,近几年来,我们省共有50多家企业改制成房地产,开发商跟职工置换房子,大部分是按1:1.2的方案置换。”张世博试探地提出自己的建议,或许汇报时心理过于紧张,或许是不由自主地想拉近自己与石丽花书记的距离,张世博竟然脱口把石丽花叫成“老板”,这是常务副县长第一次称呼县委书记“老板”,使石丽花心里喜滋滋的,如花的笑容马上在脸上绽放。

    “世博,看来你经济很内行呢,临时让您管县政府这摊,看来是不错的嘛。这个置换比例,我想可以研究一下,这样吧,你回去后,组织相关部门迅速调查研究,写出各种置换比例的方案的优缺点,由常委会集体定。”石丽花高兴地说。

    得到石丽花的表扬,张世博心里美滋滋的,像吃了蜜一样甜。接着,石书记翘着二郎腿,先审阅张世博送来的追悼会方案,沉吟一会,说:“这份方案写得很具体了,考虑得比较周全,不过,方案里还要补充写上市里的出席人员,陈一久的事我已向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汇报了,市委方书记表示将派出市领导前来参加追悼会,具体名单你同市委办对接下。市政府冷春波市长提出一个建议,说陈一久为县里做出了很大的成绩,建议我们县发个通报,表彰陈一久生前为我们县做出的贡献,另外,冷市长还建议我们在媒体上广泛宣传陈一久生前的光辉事迹。你看这个咋弄?”

    张世博觉得方书记的主意不错,对冷市长提出的“建议”感到很意外!

    不过,张世博细细思之,觉得冷市长提出这样的“建议”也是人之常情,毕竟,陈一久是冷市长本人一手提拔起来的,上司对于心腹的感情,犹如主人对于忠犬的感情,忠犬死了,主人尚且舍不得吃其肉,非要找个好地方埋了做纪念,心腹死了,上司要给他包装、吹捧一下,也算是很正常的事。

    尽管张世博内心深处不大情愿发通报、宣传,然而,他也明白,“官大一级压死人”,遵守上级指示是官场生存的基础,既然冷市长提出来这两个建议,尽管很难操作,但古郡县只得照办,毫无商量的余地! 否则以后肯定有“小鞋”穿!

    按说,“建议”只是对相关当事人就事情的处置提出具体的意见,人家办不办,由人家作主。但是,从上司嘴里说出“建议”一词,就不是上面的意思了!在官场,上级对下级用“建议”一词,明显是套着官腔的命令或指示!上司明明要你办某件事,偏偏用“建议”来装饰,遮盖了上司霸道的作风,这是一种得体掩饰的官场技巧,彰显上司民主而又尊重下属——尽管事实并非如此,宛如第三者插足家庭,男主人经不住诱惑,与之结婚后,却又到处诉说自己与原配“性格不合”,以得体的语言掩饰自己的过失,博得人们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