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门外的胡牙并没有待多久,转身出了门。

    他对村子已经很熟悉,直接走着小路来到山脚附近,就在前方不远,那里有几人正在采摘野杨梅。

    苏家做杨梅糕点的生意后,不是没人来采摘,想着用不要银钱的果子试试,说不准也能做出好吃的果子呢?

    不过,尝试过几次后,就没人打野杨梅的主意了。

    胡牙走了过去,还没说话,对面一人就道:“想通了?”

    胡牙抿了抿唇,在对方的注视下点了点头。

    “行,十斤杨梅给你三个铜板,不管你摘多少我都收。”毕巧说着,她拿住一个篮子递过去,“十斤杨梅大概能装满这个篮子。”

    胡牙又一次点了点头,拿过篮子就跑。

    杨梅树并不只有这里有,他还知道另外一个小路边也有一大堆,没人争抢他很快就能摘满一篮子。

    胡牙其实没必要赚这三文钱。

    在照顾上,殷欢做的还是很不错,每天都能吃上一顿饱饭,身上穿的衣服也不再破破烂烂,扯着新布做了两三套。

    任谁看着,都忍不住夸殷欢一声心善。

    不是自家的孩子,都能照顾的这么好。

    可胡牙心中却有些不安。

    在最初被接来的时候,真觉得自己遇到了一个来拯救他的神仙。

    感觉整个人都生活在梦境中。

    可随着在殷欢家待着的时间越长,他越觉得有些不对劲。

    殷欢给他的感觉太古怪了。

    明明是对他好,可从殷欢的眼神中他却感觉不到这一点,哪怕脸上对着他笑,都让他有一种毛骨悚然的感觉。

    更别说偷听她和陈寡妇的对话。

    这更让胡牙觉得她们不是心善的人。

    当娘的去破坏人家的家庭。

    当女儿的不觉得这件事有错,只是责怪娘坏了她的事,因此不能嫁入苏家。

    胡牙还小,经历的不多。

    但他真的没见过这么厚颜无耻的人家。

    他总觉得自己该做一些准备,别等到最后连反抗的余地都没有。

    之前殷欢将他带回来,是因为他和她早夭的一个弟弟年纪相当,看着他就想起了弟弟。

    所以心生不忍,便想将他接回去一起生活。

    那个时候胡牙就是一个街边的乞丐。

    过着吃了上顿没下顿,天天只能睡在破庙的生活。

    但是老乞丐们偶尔的时候也会照顾下他,日子算不上特别的艰难,只不过看的多了,他心中也很想有一个家。

    尤其是偶尔浮现出的一个记忆,自己总是被抱在怀中很好的呵护着,他看不清那人的面孔,但总觉得特别的温暖,就像是其他孩子叫着娘的感觉。

    所以当殷欢说想将他当做弟弟时,他差点哭了出来。

    可到了村子后。

    胡牙打听过,殷欢根本就没有弟弟。

    那她为什么要骗他?

    不是没有正面问过殷欢,但都是被随意的敷衍,紧跟着就给他塞了一堆的好东西,表达着善意。

    越是这样,胡牙越觉得不对劲。

    他开始想要留后手,便在殷欢不注意的时偷偷去捡柴火,卖给村里无儿无女又没法干重活的老人家。

    上次捡柴火的时候,正好碰到了毕巧。

    毕巧便提出让他帮着采摘杨梅。

    采摘杨梅找谁不行?

    毕巧之所以会找他,或许也是看他可怜出于好意。

    可是……

    胡牙真的怕了这种好意。

    总觉得这种好意中带着不为人知的秘密。

    连着考虑了好几天,一直到刚刚看到殷欢又带回来一个小姑娘,那小姑娘的神情就像是刚刚来到殷欢家的他。

    从期待到茫然,紧跟着就是惶恐。

    胡牙甚至不用多想,就觉得这个小姑娘的来历或许和他一样。

    这才让他下定决心,一定要多挣一些零钱,在殷欢露出真面目之前,他才有资本离开这里。

    哪怕继续当一个小乞丐,都比留在殷欢身边来的安心。

    “三文钱十斤,看来你身上的银钱不少。”苏霖凑了过来。

    他发现系统出故障也有出故障的好处。

    就比如说有一些事不用他出手。

    之前还想着改善苏家的生活,现在他完全能当个躺赢的人,很明显,毕巧就是想走发家致富这条路。

    “不多,但付给他足够。”毕巧说着,一个孩子就算采摘整整一个白天,又能采摘多少斤?

    这几天,家里挣了大概一两多银子。

    她手中大概分了百来铜板,其他银钱全用来改善家中情况了。

    物什多了不少,伙食提高不少。

    总算不用饿着肚子干活。

    这些钱,是她提议花出去,在第一天卖出杨梅糕后,老爷子跟她说过,挣来的银钱有一部分都会分给她。

    老爷子会开这个口,她并不觉得意外。

    只不过,这让她更加肯定,苏家有这个资格和她一起共富。

    杨梅要是过季,还能再做做其他的糕点。

    “你为什么要帮他?”

    毕巧看了他一眼,“想知道?”

    “如果你愿意说。”

    “那就帮我一个忙。”毕巧说着,“帮我写封信。”

    苏霖皱了皱眉头,“写信?”

    这个忙看似不难,其实非常难。

    毕巧打量了他一眼,怪异道:“你该不是不会吧?”

    苏霖讪笑,“你会?”

    毕巧理所当然地抬起头,“我是女儿家,你看看农家哪个女儿家会识字?”

    “……行吧。”苏霖坦然当辣鸡。

    之前还想着能直接躺赢,看来发家致富不用他出手,也得从其他方面努力努力。

    苏霖的努力,就是苏建义的灾难。

    当书房的门再一次推开,刚刚放下书本的苏建义保证,他真的是看累了决定休息那么一下下,怎么就这么巧被臭小子抓到了呢?!

    “我要说,我前脚放下书本,你后脚就进来,你信吗?”苏建义说着的时候,手已经悄悄将书本拿了起来,就怕臭小子一不如意就喊‘阿爷’。

    “信!”苏霖重重点头,“你是我爹,我怎么可能不信?”

    苏建义听着。

    莫名觉得心里发暖,这要是放在以前,他才不会把这种话当做一回事,可见最近真的被虐惨了,稍微有点口头上的甜头,就被暖得不行。

    “爹,反正你要看书,不如就直接读出来。”苏霖搬把椅子坐在他身边,“读出来更有印象,我也能看着书对着字。”

    “干嘛?想识字?”苏建义这几天没少吃苦头,这会总算抓到机会打击下他,哼声道:“你当认字这么简单,我读上几篇你就会了?”

    他会信?

    苏建义当然不信。

    然而半个时辰之后,苏建义傻眼了。

    他不信自己听到的,再次指了一句话问道:“这句呢,知道该怎么读吗?”

    “仁则荣,不仁则辱。今恶辱……”苏霖照着念。

    苏建义听得是目瞪口呆。

    难不成他儿子是个神童?

    不会吧……这要是被家里人知道了,岂不是立马将他放弃,直接供儿子考功名了。心里有了压力,苏建义都想着自己是不是真要努力努力?要不然以后过好日子的就不是自己了。

    想想以后他得干累活供着儿子,心里就好慌。

    苏霖念得通顺,只是稍稍有些太绕的地方会停顿一下。

    这种书背着很难,但念还是挺简单。

    有些字和简体字也相像,再加上苏建义念过之后,他也能认出来。

    将这些繁体字记在心里,苏霖就算没有走仕途的心,但也不想当一个文盲。

    他抬头问道:“爹,这些话念起来都好绕口,你居然会背,这也太厉害了吧?”

    从儿子话里听出崇拜的味道,苏建义高兴吗?

    他一点都不觉得高兴,甚至有些害怕。

    因为他根本不会背,要是会背,也不至于每回考核都垫底了。

    但是这话能说吗?

    自然不能!

    苏建义干巴巴笑着,“还行,还行。”

    苏霖带着期待,“那爹背背,我听听?”

    “……”苏建义笑不出来了。

    正当他难得不知所措时,苏霖像是想起了什么,“差点忘记要去挑水,爹先看着,我等会再来听你背书。”

    等人一走。

    苏建义哪里还顾得上休息,翻着就开始认真记着,争取在臭小子回来之前给记下来。

    这会的他,根本没发现自己看书比原先更认真了些。

    苏建义本来就不是一个笨人,甚至比起一般书生还更聪明、更加有悟性,不然当初教他的夫子也不会常常在苏家人面前夸赞。

    只要他肯认真,就一定有成果。

    一个时辰后,苏霖再次走进书房,这个时候的苏建义挺直背脊,显得格外自信,不等苏霖开口,他先指了指书本,“坐下吧,爹背诵给你听。”

    “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

    郎朗的读书声从书房传了出去。

    苏家人听不懂苏建义读的是什么意思,也知道他们在灶房这边干活惊不到后屋去,却全都下意识的放轻动作。

    “小弟最近挺用功呢。”苏二伯母轻声。

    “或许这次真能行。”苏大伯母跟着说。

    不过,比起奢望小叔子考上功名,她还不如期望下能继续挣钱。

    十天不到的功夫就能进账一两多银子,算下来一个月就能有三两呢,这要是放在以前,他们一大家子大半年都挣不来这么多银钱。

    想想就更有动力了。

    这么挣下去,小叔子就算要继续上书塾她心里都不会有埋怨,说不准家里银钱多了些后,她家小子也能去识些字。

    她倒没想过自家小子能考功名,但只要会识字,以后就能去镇上当伙计,不用像他爹一样,除了伺候田地之外,只能去当苦工,累死累活最后也挣不了多少银钱。

    苏大伯母看着一旁的弟妹,她小声问道:“要是爹娘没意见,你有没有想过把霖哥儿送进……算了,跟你说这些作甚。”

    看着弟妹满眼都是吃食,看着杨梅糕恨不得直接塞进嘴里,立马就没了打探消息的心思。

    她算是看透了贾氏,满脑子想得都是吃,哪里会在乎自己儿子。

    当初也不知道爹娘怎么就看上了她,硬是给家里的读书人娶了这样的媳妇回来。

    “大嫂,你说娘心里有数吗?”贾氏凑过去,跟她咬着耳朵。

    “有数?”苏大伯母一怔。

    难不成爹娘也有这个意思?

    “要是没数,我偷偷尝一枚她应该不知道吧?”贾氏说着,就忍不住舔了舔唇。

    “……”苏大伯母白了她一眼。

    就不该对她报以希望,“你要是有胆子,那就试试。”

    贾氏没胆子。

    现在虽然吃不着,但能闻着些香,真要偷吃被赶出去,连香味都闻不到了。

    为了继续待在灶房,贾氏表现的最努力,什么活都抢着做,累得满头大汗都没停下来。

    更是在两个妯娌的争抢下,将刷蒸笼的活给抢了过来。

    刷蒸笼得去溪边,每个缝隙都得擦得干干净净,绝对不是一件简单的活。

    但是!

    蒸笼缝隙中还沾着一些糕点碎末,刮出来也能尝尝味呢。

    贾氏吃得高兴,忍不住摇头晃脑起来。

    这时,正好看到一旁的树下有个小姑娘。

    小小一个,蹲在那里也不知道做什么,贾氏看了一眼也就没搭理,结果没一会小姑娘走了过来,带着怯意道:“婶婶。”

    贾氏回头,“你是谁家孩子?可不能一个人来溪边,万一掉下去怎么办?”

    来得是祝思,殷欢去镇上做生意后,家里就没人管她。

    陈寡妇倒是留在家里,但她根本没心思搭理两个小崽子,正想着法子和苏顺好好接触接触。

    一个人待在屋里的时间太长,祝思就忍不住跑了出来。

    来到台民村这么长时间,她都没怎么出门。

    祝思年纪小,但多少也懂得一些事,想打听打听为什么娘那么不喜欢她。

    这一走,就走到溪边。

    又忘记回去的路,差点蹲在树下哭了起来。

    好在,遇到了人。

    听到这位婶婶的叮嘱,害怕的情绪少了些,祝思细声道:“我是殷欢的妹妹。”

    “殷欢?她家什么时候多了个妹妹?”贾氏没怎么在意别人家的事,要是换个其他乡亲,说不准都没什么印象。

    但是殷欢她知道,要不是有殷欢在,毕巧都不知道做糕点能挣钱呢。

    这么说起来,她还挺感谢殷欢。

    “她没有妹妹吗?”祝思急了。

    姐姐怎么会没有妹妹?她不该是殷家丢失的孩子吗?

    是不是真弄错了?

    如果弄错了,那她是不是可以回到周家?

    在周家的日子确实没有在殷家好。

    才回到村子,姐姐就给她准备了好多好多物什,就连身上穿得衣服都是崭新的料子,每天的吃食也十分丰盛。

    可她真的感觉不到一点家人的关爱。

    甚至还有些害怕。

    她原先就被卖过一次,清晰记得卖掉她的那些人的眼神,这几天,偶尔间看到姐姐盯着她,眼神和那些人一致。

    就感觉,姐姐不是在打量一个人,而是在看一件货品。

    “婶婶,这里离南林城远吗?”祝思有些着急,如果她不是殷家的女儿,她一定要回去。

    “南林城?很远吧,我一辈子都没出去过呢。”贾氏说着,她吧唧着嘴问道:“你从南林城来?那里有什么好吃的吗?”

    祝思从袖兜里掏出一块糕点,“婶婶,糕点给你吃,你能带我去南林城吗?”

    贾氏挺馋这块糕点。

    要是换个稍大的孩子,她说不准就当骗子了。

    可瞧着小姑娘可怜兮兮的样子,到底没忍心诓她,“你干嘛要去南林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