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大家好,这里是小捌的频道,我遇到了一只犀皮漆圆盖盒,它有个故事,想要说给你听。”

    镜头一转,一位女子正坐在梳妆台前。

    她身上嫁衣似火,却不是寻常霞帔样式。

    梳妆台前,女子垂眸,并不直视镜中的自己,目光反而落在一只圆盖盒上。

    她伸手轻轻打开盒盖,将盒盖反扣在一旁,将盒子里的一支玉兰花簪取出来。

    “翠条多力引风长,点破银花玉雪香,韵友自知人意好,隔帘轻解白霓裳……”

    “停。”

    陶乐从梳妆台前起身,提起裙角跑到机器面前去,一旁站着的余渔上前来替她整理服装。

    “我总觉得这个脚本还是有问题,”陶乐愁眉苦脸地看着回放,“渔渔,你看懂这个故事了吗?”

    余渔替她把卷起来的袖口理顺,伸手挽了挽自己鬓边的碎发,回答她说:“这个版本里,犀皮漆圆盖盒是旁观的视角,你在讲人的故事,可人的故事你想好了吗?”

    陶乐说:“我的问题就在于很想把文物和人结合起来,可总找不到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这个盒子是哪来的?你不是还没开始去学着做复刻件吗?”

    “盒子是我从二手市场淘来的,现在也不是正式录制,我就是写脚本的时候总觉得有问题,所以想先彩排一下,找找感觉,正式录制视频之前,肯定得自己亲自动手复刻一个出来,后续也要介绍一些相关的内容。”

    问题一下就显现出来了。

    生搬硬套,非得把这件文物和她写的脚本联系在一起,这是最大的问题。

    陶乐的脚本,从盒子的第一视角,到它主人的第一视角,再到第三视角,做过各种版本,可结果都不尽如人意。

    “我觉得你可以不用那么着急想故事,这个文物才是你要介绍的重点,也许你在慢慢上手学习怎样去复刻一个出来的过程中,就能找到灵感和方向了。”

    陶乐点点头:“我可能有点儿着急了。”

    余渔蹲下去,检查马面裙上的花纹:“也刚好可以给我多一些时间,除了刺绣之外,我也需要做一个备选计划,根据你最终确定的脚本,来进行调整,平民百姓家和官宦人家的小姐,肯定服饰上要有区别。”

    陶乐有些惭愧,她有些沮丧地说:“你一直都在做准备,还有备选方案,我阿公昨天还在跟我说,他都多少年没带过徒弟了,答应教我之后,还很认真在备课呢,只有我……”

    “你也在很努力地准备呀,”余渔安慰她,“发现问题才能解决问题,这是好事。”

    “那你快回去忙吧,我把棚里收拾一下,得去准备材料了,下午去阿公那,还有一场硬仗要打。”

    陶乐收拾完录制棚,就接到了蒋兆禾的电话。

    “阿公,”陶乐手里还提着下午要用到的工作服,另一只手上拿了借来的清扫工具,只能把手机夹在肩膀和侧脸之间,手忙脚乱地接电话,“我刚忙完呢,马上就打车过去……”

    话还没说完,就有一只手从她身后伸过来,把陶乐手里的东西都接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