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晚上余渔听他们说起这件事的时候,陶乐正枕在她的腿上笑。

    “你是没看见,他那个同学真的就是电视剧里演的那样,特别浮夸,”陶乐侧了个身,仰着头看余渔,“而且生怕别人不知道他是国外留学回来的,特别拿腔调。”

    “他们这家公司,投资我们的可能性大吗?”

    “本来并不大,”秦逸给她们一人倒了一杯水,放在面前的茶几上,然后坐到她们对面的沙发上去,“但他最后跟我提到了那个拍卖会,看来是对即将被拍卖的那几样文物感兴趣。”

    “我刚刚问了爸爸……”

    “我也问了蒋老师。”

    余渔问:“他们都知道这个拍卖会吗?”

    “知道!”

    陶乐一下从沙发上爬起来,跪坐着特别严肃地说:“有一样是国宝级别的,那天会到场特别多的拍卖家,也有很多收藏家,国家还是想收回来的。”

    “那会不会有人去竞价?”

    “这是肯定的,当天到场的也不都是我们国家的人,很多国外的人,要么是出于投资的角度,要么背后也有高人,肯定是要争一争的。”

    “前期我们的工作人员已经在做各种协调了,”秦逸说,“蒋老师也是受邀之一的专家,他正在负责这方面的工作。”

    陶乐觉得奇怪:“我爸爸也说,他们整个修复室的人都去了,我还问过绪之哥,连他都必须要过去,可是对接拍卖这一块,需要这么多修复师去干什么?”

    难道是件残品?

    没想到秦逸却说:“大概是要去辨真伪。”

    “什么?”

    这回陶乐和余渔都吃了一惊:“这种上了拍卖行的文物,也可能是赝品吗?”

    “是赝品也会是后续朝代的赝品,对我们现在来说依然是文物,区别在于如果不是真品,拍卖价格就要重新估量了。”

    “文物修复师们能看出来真伪吗?”余渔不是太懂这一块。

    “真正到了拍卖那一天,肯定不能凑近去看了,所以现在要以交涉的理由,尽可能地去做判断,而且一两个人的判断都不能作为最终结果。”

    陶乐嘟囔了一句:“阿公还真是什么都跟你说。”

    秦逸听到了,想反驳却也不知道该怎么开口。

    这次上面召集的,并不止有文物修复师们,还有考古专家们,退休的老同志们都被召集过去,毕竟他们的经验更加丰富,更能帮忙准确判断。

    他们都是能够近距离观察过文物的专业从业人员,秦逸收到消息的时候,说不出来心里是何滋味。

    “那你们打算怎么办?那天也过去?”余渔问道。

    “去是一定要去的,尹韩虽然不是什么很懂得欣赏文物价值的人,可他是个聪明人,如果我们这次能帮上他的忙,无论如何对将来我们拉投资,都是好事。”

    陶乐有些不明白:“可我们能帮他什么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