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陶乐因为担心自己纯靠用语言解释会很苍白,就去熬夜学了一下简单的视频制作,没想到还意外得到了这种质朴搞笑的惊喜。

    “如果大家都觉得可行的话,”陶乐说,“那我们就要开始行动了。”

    马王堆汉墓的资料,辛追夫人的故事,陶乐都需要有时间去做充分的准备,但在这个准备过程中,大家已经有了共识,从每一件文物、每一个故事的准备期,就可以录制成视频。

    一方面能及时且不冲突地有内容在网站上更新,维持住大家对这个频道的关注,另一方面就不用担心两边兼顾会影响进度和作品质量了。

    易绪之既然先前已经主动请缨,陶乐也就不跟他客气,第二天就直接踩着他们下班的点,去找他吃饭。

    陶乐来得巧,还正好赶上一桩事儿。

    易绪之沉得住气,又肯动脑筋能吃苦,刚进修复室的时候,就是个香饽饽,实际上是被李博才给“抢”来的。

    李博才他们所在的组,是裱画组组,易绪之家学渊源,在这方面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他进来之后,也确实很快就和李博才一起修复出来一幅一级文物,可以说非常争气。

    但陶乐之前请他来帮忙,就是复刻一幅文物古画,他在画画方面也是不可多得的人才,所以他还没进来的时候,摹画组的组长梅翰海就瞄准了,准备抢人。

    梅翰海的年纪不大,才四十六岁,在已经五十三岁的李博才面前,是个“小弟”,抢归抢,不能过头,最后当然还是以易绪之自己的意愿为主。

    易绪之的想法特别简单,他自己本身就是裱画非遗传人,加上进来之后是直接分配到的裱画组工作,他就服从组织安排了。

    但是梅翰海始终不死心,有事没事过来串门儿,还常常邀请易绪之过去一起摹画,在不影响裱画组这边工作的前提下,易绪之也是很乐意去配合的。

    陶乐来的这天,刚好梅翰海又过来,邀请易绪之第二天过去帮忙。

    但是李博才不肯:“我们这边人手本来就不够,你自己画去吧。”

    这两个人也是多年的老同事了,“抢人”的事也早就不是第一次,连易绪之都习惯了。

    可是陶乐之前不知道啊,她赶上这个场面,一下尴尬得不知道该怎么办好了。

    “小捌你来评评理,”偏偏李博才还把她拉过去做裁判,“小易是我们裱画组的,他一个摹画组的总来我这儿抢人算怎么回事?”

    陶乐肯定也不能去说梅翰海不对啊。

    梅翰海和老陶不是特别熟,也就不认识陶乐,看到她被拉过去,还误会了:“一个半大小姑娘还给我们评理,老李你是不是老糊涂了。”

    他们平常斗嘴都是这个风格,彼此都习惯了,也不会真的介意,但是陶乐头一次碰到这个场面,非常失措。

    “那个……我来的不是时候,我还是下次再来,就不打扰你们了。”

    易绪之一下伸手抓住了她的手腕。

    “小捌等等,我马上就好。”

    他平静地转身去看向梅翰海:“梅老师,我明天的活干完了就过去,”说完又看向李博才,“师父,明天我给您带早餐,还是老三样?”

    一句话把两个大师都哄得开心了,易绪之这才带着陶乐一起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