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陶乐小姐你好。”

    “你好,”陶乐笑一笑,“叫我小捌就可以了。”

    “小捌,”主持人从善如流地换了称呼,继续问道,“介绍一下你的小伙伴吧。”

    “这是余渔,我的合伙人,也是和我一起策划‘博物馆奇妙夜’的搭档,整个舞台剧的服装都是由她来负责的。”

    陶乐说完,就示意余渔自己来继续介绍。

    “其实我是刺绣非遗传人,”余渔上来就自报了家门,“和小捌合作的初衷,也是希望能够把视频做起来,推广文物的同时,也让大家多多关注一下我们的传统刺绣和民族服饰。”

    主持人问道:“你们是从什么契机开始想到要合作的呢?是大家从一开始就想好了,专业能够互补吗?”

    “其实我们认识也是机缘巧合,”陶乐笑着说,“我毕业之后就一直想做自媒体,因为姥爷和父亲都从事文物修复工作,从小耳濡目染,对文物非常感兴趣,一直想着怎么能够为文物做点什么,于是就想做一个跟文物相关的系列视频。”

    主持人“噢”了一声:“这题我会!你最新一期视频就是在重现当时和秦逸的初见,对吗?”

    “对,当时秦逸回国也没有很长时间,正想着从商业拍摄转型,他家里人都是从事考古工作的,所以他也有一个梦想,就是能够为每一件出土的文物拍摄一手的照片,来替它们一一做属于自己的‘身份证’。”

    “他们那次相遇之后,很自然地就开始合作了,”余渔继续说,“刚好我和小捌有一个共同的朋友,经由她介绍和引荐,我们就开始熟络起来了。”

    “所以在最初的系列视频,和后来的舞台剧中,都是余渔来负责的对吗?”

    “对,”余渔拉着陶乐一起站起来,展示她们身上穿着的两套汉服,“其实汉服也是文物,大家熟知的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素纱单衣就属于汉服文物,我们讨论完觉得大家大方向是一致的,于是决定合作。”

    “你们现在的‘博物馆奇妙夜’非常火呀,现在都一票难求了,会加场吗?”

    “这个问题我们内部也讨论过很多次,但是演员们最初跟我们签约是有时间限制的,我们自己也有其他的工作规划,所以即便加场,也会和原版有所差距,讨论的结果就是,我们要对观众朋友们负责,所以今年就不加场了,但我们每年都会巡回演出的,只要大家感兴趣,我们就会一直演给大家看。”

    “我采访的绝大多数人,都在成功之后乘胜追击,很少有像你们这样在最火热的时候选择停下来的。”

    “其实也不是停下来,只是暂时的休整而已,休整是为了更好地再出发,”余渔笑着说,“我和小捌都有新的工作规划,也期待我们的新作品能够早一些和大家见面。”

    主持人来了兴趣:“能够透露一下吗?”

    “其实大家应该已经发现了,”陶乐有些调皮地吐了吐舌头,“我最新这期视频,其实是为之前的小系列画一个句号,我们马上就要开始新的系列了,新系列和舞台剧是有勾连的,大家可以期待一下。”

    “而且我们视频中出现过的汉服,后续也都会在我们自己的店铺里上架,分机绣和手绣,价格和工期都有区别,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去选择。”

    主持人问:“其实直到现在,很多人还是对汉服有误区。”

    “对,因为之前很多影视剧的误导,其实古装和汉服是不一样的,为了特殊影视剧或者摄影需求设计出来的是古装,而汉服则是有文献、史料或者出土文物为支撑,分各个朝代的形制。”

    “而且大众对于汉服的了解也不够多,现在虽然已经比前些年好了不少,但还是有很多人对于街上穿汉服的小哥哥小姐姐们有误解,要么以为是其他国家的服饰,要么以为是在拍戏,其实我们汉民族自己的传统服饰也应该好好传承的,不一定要有目的性,喜欢就可以穿。”

    “如果大家观察过就会发现,我们的视频和舞台剧中,所有文物介绍的时候,都是搭配它所处时代发生的历史故事来讲的,在演出的时候,演员们所穿搭的,也都是相对应朝代的服饰,都可以一起做科普,希望我们的观众们能越来越多的了解文物,了解自己的传统文化。”

    “今天二位穿的这两套汉服,是为了我们文化节特意制作的吗?”

    “对,”余渔笑着说,“因为接到通知距离活动开始已经没有多少时间了,所以我是连夜赶进度绣出来的。”

    陶乐穿的那一身汉服外面,还特意穿了余渔复刻出来的那件素纱单衣,紧扣文物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