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这次真是天时地利人和。

    陶乐的故事想得很清楚,又请来了蒋兆禾亲自动手,还愿意配合她搭戏,再加上余渔恰到好处的服装,最后再有秦逸的神仙运镜……

    一切完美的刚刚好。

    正当妙龄的侯府千金,因为不小心弄坏了母亲的陪嫁,一只犀皮漆圆盖盒,而费尽心机试图去寻找一只一模一样的换回去,可这只盒子上匠人并不曾落款,根本无处寻起。

    恰巧一次家宴,她去姨妈家做客时才知道,这盒子原本是一对儿,母亲与姨妈出阁时,这一对圆盖盒被分别添置进了两人的嫁妆中。

    明明是一对儿,为何要拆开?

    这盒虽也精巧,却不够富贵,母亲也好,姨妈也罢,都有不少比这只盒子金贵的物件儿,可为何她们都将这只盒子保存完好了这么多年?

    原来阿公在立下赫赫战功之前,原是梓人出身,有了爵位之后,身份变了,不便再重操旧业干木匠活儿,但他却在下朝后,闲暇时,偷偷为两个女儿打造了一对装首饰的圆盖盒,为她们添置嫁妆。筆趣庫

    这是一位父亲,对女儿的祝福。

    母亲的那只弄坏了,姨妈的这只自然也不便取走。

    该怎么办,小捌又犯了难。

    最终无法,只得求到年过古稀的阿公那里去。

    老爷子已经许久不曾做木器活儿了,被小捌这样一求,自然蠢蠢欲动,更何况孩子一片孝心,宁可吃上这许多苦,也要弥补弄坏母亲嫁妆盒子的遗憾。

    “可阿公年纪大了,眼睛不中用了,”老爷子问,“小捌可能吃这苦头?”

    小捌自然信心满满:“那是自然!”

    可侯府千金从小锦衣玉食,重物都不曾拿过,更何况使刨子、动刻刀?

    这一拜师,就是整三年。

    做活从选材上就有讲究,老爷子让小捌选的,是榆木,第一道工序是干燥木料,先得自然风干,这就得费上一年,等木材风干这一年,小捌偷溜出府,悄悄去看过不少梓人做工,看得多了,心中就熟悉了。

    榆木风干后,就得进火洞,下燃锯末,一次便要烧上半月,烘烤三次方算合格。

    老爷子告诉她:“只有经过风干和烘干,木料的水分少了,这样做成的木器才不会开榫和裂口。”

    小捌要做的这盒子,不似大件儿家具,不用担心会开榫,却也不容它裂口。

    于是一道道工序下来,直到如今,春去又秋来,小捌总算将这木盒子给亲手做出来。

    可即便如此,做出来也只是个白茬而已,需得上了漆,才算完工。

    不过这漆的活儿,就不是老爷子能帮上忙的了。

    “阿公,当年您送我母亲那只盒子,是哪位大师上的漆?”m.

    “大市街上一家作坊,有位张姓年轻伙计,号浦和,便是请他上的漆,只是不知,这些年过去,他还在不在那作坊。”

    于是小捌接下来,就该去请教那位张浦和了。

    在明朝,一位工匠自然担不起侯府的千金小姐一声“老师”,可在现代,陶乐却得恭恭敬敬叫张浦和一声“张叔叔”。

    陶乐来之前,老陶已经和张浦和打过招呼了,不过因为挖地铁挖出来的那句古墓中有大量需要修复的文物,再加上他们原本就计划了要修复的文物,张浦和最近忙得不行,好不容易挤出时间来,也只能在下班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