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一名戴眼镜的青年男子站了起来,不怎么客气地说道,“周会长,“健康使者”这个软件我专门去了解过,开发得确实很不错,对于这款软件的发明者吴铭先生,我也是由衷地佩服,这个发明给我们华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不过你要说吴铭本人也是医术高明,我觉得您这捧人的手段还是有点过头了吧,我们大家都知道,华医理论汗牛充栋,又艰深难懂,你看看那些从医学院学了七八年出来的华医师,不客气地说,他们连华医的门儿都没摸到。就是我们这些出生在华医世家,从小耳濡目染的人,又经过十几年系统的专研,都不敢自夸医术高超,医海无涯嘛,这样一个搞软件的人,能够有多少时间去专研华医学,您却硬要给他一个医术高超的帽子,置在座这些研究了华医几十年的医师们于何地。”

眼镜男此话一出,台下顿时议论纷纷,有不少医师也在附和,他们的看法大体相同,他们很难接受一个非专业人士,在华医领域的造诣会超过他们。

周海龙一听,脸色一变,没想到自己实事求是的一番话,反而引起了这么大的反响,这个年轻人叫陆云,他爷爷陆朝功可是全国华医界十大名医之首,一手针灸之术,出神入化,不过由于年事已高,已经淡出了华医界,据说这个陆云在华医上的天赋极高,跟他爷爷学习了十几年,在华医技术上已经有了他爷爷七层以上的功力,又在华医药大学本硕博连读了8年,俨然已经是现在华医界年轻一代的领军人物,他说的话,还是很有号召力的,这让周海龙感到有点头疼,周海龙耐心地说道,“所谓学无先后,达者为先,吴铭的医术,我们学会的几个老头子是亲眼见识过的,他的水平确实不在我们之下,当然,吴铭确实很年轻,你有所质疑也是可以理解的,但当务之急,咱们华医界还是要同心协力,一起对抗西医的压力,而不要在这里先内耗起来。”

【话说,目前朗读听书最好用的app,野果阅读,安装最新版。】

陆云并不买账,继续说道,“既然周会长坚持说吴铭具有这样的水平,那不如就由我和吴铭简单交流一下,让大家知道一下,华医学凭的是真材实料,来不得半点投机取巧。”

周海龙见陆云的态度很固执,只得为难地看向吴铭,说道,“吴铭,这位是陆云医师,他爷爷陆朝功是我们华医十大名医之首,德高望重,陆云深得陆老爷子真传,他的医疗水平在京都华医界,也是首屈一指,你们相互交流一下,也可以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嘛。”华医界好不容易多了吴铭这样一个生力军,周海龙可不希望由于这种无聊的内斗而让吴铭对华医界产生不满。

但吴铭知道,自己要想在华医界立足,那就必须要展示出自己的实力,周老哥对自己寄予了很大的希望,自己可不能让他失望,自己还要为华医正名,要让华医之名响彻全世界,眼前的插曲不过是自己前进道路上的一个小挑战罢了,吴铭淡定说道,“陆医师有交流的想法,我当然不会敝帚自珍,互相学习一下,就如周会长说的那样,大家共同进步嘛,不知道陆医师打算怎么交流?”

其实在提出切磋的想法之后,陆云还是有点小后悔,周海龙会长在华医界也算是德高望重,他不太可能为了捧某个人就编造出这样的谎言,周会长既然这样说了,那这个陆云在医学上的造诣定然很不简单,自己也是一时头脑发热,见吴铭如此年轻,就得到周会长这么高的评价,心里有些不服气,现在冷静了下来,见吴铭丝毫不怯,他自己反倒是没底了,这要是一番切磋下来,自己要是落了下风,那自己华医界年青一代领军人物的头衔可就成了笑话,还会让爷爷的声誉也受到影响,但现在木已成舟,也没有退缩的余地,心念一转,想道:自己就用老陆家的针灸绝技跟吴铭较量一番,这样虽然有点胜之不武的嫌疑,但总好过其他方面

万一失手而带来的后果,打定主意,陆云说道,“吴铭老弟,不如我们就在针灸方面简单切磋一下,你看如何?”

陆云此话一出,有不少医师开始小声议论,“这陆云有点不地道啊,针灸虽然在某些疾病的治疗上有独特的疗效,但毕竟不是华医最主流的医术,一般的医师,也不会在这上面下多少的苦功,他陆家本就以针灸之术闻名,他自己也在针灸方面浸yín多年,而吴铭如此年轻,就算在其他医术方面造诣匪浅,但在针灸方面,断然是无法和陆云相比的,陆云在这方面提出切磋,未免有点欺负人吧,即使赢了也有胜之不武的感觉吧。”

吴铭没想到陆云要和自己比针灸,陆家的针灸手法可是一绝,有这样的机会学习一下真实太难得了,如果能好好观摩一下陆云的针灸技法,凭自己逆天的”学习”能力,那自己不是又可以多一门绝活儿了,至于胜负的问题,吴铭早抛到脑后了,华医界内部的争斗,其实对吴铭来说并不是那么重要,他也并不太看中这个名声,于是吴铭淡淡地说道,“陆医师,针灸的受众有限,类似状况的病人一时也不是那么好找,不是很方便进行比较,我看不如这样,就让周会长把华医学会的针灸铜人取出来,你我就在针灸铜人身上展示一下针灸的手法,然后让大家做一个简单的评判,你看如何?”

陆云并不知道吴铭的想法,但觉得吴铭提出的这个方式还是不错的,要不然两个人各自选一个病人来进行针灸,病人情况不同,反应也会千差万别,结果并不好判断,于是同意了吴铭的建议。

周海龙虽然没有见过吴铭施展过针灸技术,但吴铭既然这么说了,那肯定是有的放矢,于是连忙安排人员抬来了针灸铜人,放在了大厅的正中央,并把针盒放在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