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可惜着燕十三的终极无解之剑。

    赞叹着方宝玉的师法自然之剑。

    比较着如一剑西来与那天外飞仙之流的谪仙之剑。

    还有那不哭死神,天剑无名,无双剑圣,燕南天,风清扬,令狐冲……

    甚至连那东瀛的幻剑眠狂四郎和杀神一刀斩柳生但马守都被李相宜一一点评。

    聊到最后,就连李相宜自己也不得不承认……

    大明江湖,实在是藏龙卧虎,深不见底,要是碰上硬茬,他去了也很难讨到便宜。

    而酒到微醺时,山下的小镇上空突然飘起了烟花,夺目绚烂,绽放出无数的寄托和期待。

    见到如此美景,李相宜终于停下了话头,痴痴地望着夜空中的焰火出神。

    “苏辰,在你的见闻中,世人如何评价李相宜的?”

    “李兄,你在考我吗?世人皆知,大宋李相宜天资卓绝,少年成名,小小年纪便将四顾门经营成江湖魁首,相宜太剑更是闯出了大宋第一的威名……”

    对于苏辰的溢美之辞,李相宜没有任何表情,他只是一脸落寞,唏嘘道。

    “可是这个少年却在四顾门最鼎盛时发动战争,将它拖入了深渊……”

    “你们都说他如何天才如何强大,可他却连师门至亲,心中挚爱都抓不住……”

    看到李相宜自怨自艾,手里紧紧握着桃木剑……

    苏辰抄起一柄长剑丢在他的怀里,认真说道。

    “李兄,江湖本就是一场焰火,看看这幅莲花图,你若盛开,花香自来。”

    说罢,苏辰向李相宜投出鼓励的眼神。

    “知道你手痒了,放心发泄吧,受伤了我给你治……”

    连日来,李相宜身心俱疲,满腹心事无人诉说。

    如今酒入愁肠,他心中更是五味杂陈憋闷异常。

    提起精钢长剑,李相宜摩挲着剑身,一把扯下衬褂上面的丝绸,系在剑柄尾端。

    留下一声“多谢”后,李相宜纵身一跃,翻上莲花楼的露台,挥舞起来。

    在这重阳秋夜,翩翩少年,一袭白衣,在月色映衬之下,翩若惊鸿,宛若蛟龙。

    只见他……

    执长剑!

    踏月光!

    舞清影!

    少年风光传万里。

    醉酒高歌意如狂。

    丈许红绸卷红尘。

    相忘江湖梦一场。

    李相宜这一手「醉如狂」三十六剑,剑剑潇洒,招招飘逸。

    练到极致,就连坐在一旁偷师的苏辰都忍不住地拍手叫好。

    而就在李相宜舞到第二遍的时候,一声长笑自远处传来,高渺悠然。

    “哈哈哈!”

    “好剑舞!”

    “只是有舞无乐,岂非可惜!”

    “书生不才,愿以一曲箫音,为少侠伴奏!”

    紧接着,凤箫声动,一曲悠扬,如鸣佩环。

    夜幕深处,一书生纶巾儒衫,脚踏云履而来。

    手中短箫,如羊脂白玉一般,温润而又晶莹。

    莲花楼上,剑气箫音相合,如行云流水,连绵起伏。

    不知不觉间,李相宜心中的烦闷忧愁竟在这箫音和谐,剑气冲宵之下减去大半。

    欣喜之下,他这才注意到一旁的书生,竟然也是一位「天人合一」境界的高手。

    而苏辰,则早就瞪大了双眼,暗中猜到了来人的真实身份——儒剑仙,谢书生。

    “哎呀呀,妙哉!妙哉!”

    “楼上少侠果然好身手!”

    “你这一手醉剑实在是太帅了,要是在城里,花楼春闺里的姑娘们能把你堵在大街上,就地正法!”

    “还有这位小哥,你那句「江湖本就一场烟火,我当如莲花般盛开」真是君子之言,沁人肺腑啊!”

    “书生不才,愿与二位公子同饮,不知可有这个荣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