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千行同志,你很专业啊。”

    江一鸣笑道:“你之前学农的?”

    “是的,我大学在江城农学院读的畜牧专业,现在改为东江农业大学了。”

    任千行说道:“我觉得咱们国家应该重视自己的种业,否则会被外国卡脖子。”

    “就拿咱们这黑猪来说吧,肉质优,口感好,如果政府能够重视,给予一定的政策和补贴,我相信我们的黑猪肉推到市场上,一定深受消费者喜爱,成为供不应求的肉品。”

    “你这个思路不错。”

    江一鸣说道:“我们西川县发展工业不行,就要充分挖掘农业的潜力。”

    “千行同志,你最近写个方案,到时直接找我汇报,如果具有可行性,就把这个给做起来。”

    “好的书记,我回去就落实这件事。”

    任千行立刻答应道。

    下来了一天半,走访了三个村子,收集了不少问题。

    有些问题是全县每个村子的共性问题,有的则是个性问题。

    江一鸣安排唐志超整理成一份调研报告,到时给县委和县政府各提交一份。

    由于进来的时候,无法通车,几人走进来的,现在返回去,也需要通过双脚慢慢的走。

    村支书送几人到村口,正在走着的时候,突然有一个人朝着这边跑了过来。

    “村支书,不好了,满仓家的儿子去上学的路上,从山坡上跌了下来。人还在山脚下,需要安排人下去找人。”

    来人气喘吁吁的说道。

    “是在登天梯那个地方摔下去的?”

    李支书紧张道。

    “是的,就是在那个地方。”

    “坏了,二十多米的高度,这掉下去还得了。”

    李支书连忙汇报道:“书记,我马上组织人员下去找人,恐怕没时间送你们了。”

    “你去组织人员,让这位老乡带我们去现场看看。”

    江一鸣自然不可能一走了之。

    “好,老张,这是县里的领导,你带他们过去,我去叫人。”

    李支书扭头往村子里跑去。

    老张则带着江一鸣到达了登天梯这里。

    看着登天梯,江一鸣才知道为何取这样的名字。

    只见一个将近七十度的斜坡上,凿了一排梯子。

    这一排梯子大概有五六米的高度。

    “老乡,这是去往学校的必经之路吗?”

    江一鸣询问道。

    “书记,是这样的,因为营台村的户口人数较少,再加上山村上学的不多,师资力量严重不足,就三个村办了一所小学,学校设在了八湾村。”

    任千行解释道:“原本这是一条必经之路,后来我下乡调研,知道了这件事之后,就挤出资金,打通了一条路。另外有一条路可以走过去的。”

    “那条路是能够到达八湾村,但那条路需要绕很远,从家里走到八湾,最起码需要一个半小时,而从这里,只需要二十多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