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我今天想到一个未解之谜:位于中国西安咸阳的“秦始皇陵墓”里面到底有些什么?

    我说的秦始皇陵墓,就是中国西安的秦始皇兵马俑挖掘现场旁边的那个秦始皇陵墓。

    秦始皇陵墓,始建于公元前247年,至公元前208年建成,历时39年。据中国古代的史料记载,秦始皇陵墓中建有各式宫殿,陈列着许多奇异珍宝。

    秦始皇陵墓四周分布着大量形制不同、内涵各异的陪葬坑和墓葬,现已探明的有400多个,其中包括举世闻名的“秦始皇兵马俑”陪葬坑。

    对秦始皇陵墓的挖掘,不知道什么时候会进行。

    当代人只能使用科学探测成型技术,来再现陵墓内部的具体情形。这些技术还在不断完善中。

    秦始皇陵墓工程浩大,建造陵墓共征集了72万人,修陵人数最多时80万,相当于修建埃及胡夫金字塔人数的8倍。

    陵墓有内外两城,内城周长3870米,外城周长6210米。

    在地球上,这个陵墓算是巨大了,也许是最大的。

    我的疑问是,这个秦始皇陵墓里面究竟是怎样的情形?

    不过,不能亲自看到秦始皇陵墓里面的情形,也没关系。

    在我看来,人类社会本身还是在科技发展的初级阶段。

    站在跨宇宙的视野来看,秦始皇陵墓是微不足道的。

    秦始皇陵墓中的实际情形,我猜,应该是集中了中国先民们在绘画、工艺、铸铁、青铜、石刻、陶塑、丝绸、兵器、棺椁、建筑构造、地面铺设、水利设施、饮食、服饰、书写、雕刻等方面技艺的展示。

    既然也许是“地球最大的秦始皇陵墓”没有发掘,那么,我就说说我亲眼见过的“宇宙间最大陵墓”的故事。

    那是很久以前,在另一个无比遥远的宇宙,在一个类地球的行星上,一位“大藏宇皇”为自己建造了超级陵墓。

    这座超级陵墓,使用了那个宇宙的那个世代的最先进技术,由100万台智能机器人连续施工1万年,这些智能机器人每一个都有喜马拉雅山那么高。

    想想吧,这个陵墓得有多大。

    这个陵墓外形是一个8面体,腰线是一个标准四边形,两级是2个尖点。腰线四边形的周长和两极之间的直线距离,分别相当于30个地球的直径。

    这个陵墓建造在大藏星系的虚空之中,作为独立的星体,绕大藏星系的中心运行,1200万年绕行一圈。

    这是不是一种超级行为艺术?

    建造这个陵墓的大藏宇皇,是从爷爷手上继承了星系的统治权。大藏宇皇统治的是一个跨星系的物种。

    这是他为自己建造的陵墓。

    就是说,这位宇皇死后埋在了这个陵墓内。

    那时的我,刚好担任大藏宇皇的国师。

    我亲眼目睹这座陵墓的建设和建成,也目睹大藏宇皇被埋进这座陵墓。

    这位大藏宇皇,期望自己死后也能继续享受在世时的尊贵和奢侈,因此建造了这座庞大的陵墓。

    但,这位大藏宇皇没有想到的是,他的灵魂也因此被封进了这座空洞而死寂的陵墓,丧失了转世投胎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