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人类,渴望知道死后的世界是怎样的呢?

    我给出的第一个答案是:当代的人们,现在,就生活在古人“死后的世界”。

    在前一章,我说过:今天活着的人,是死去的人投胎转世变成的。不过,这只占了一小部分。大部分死去的地球人,并没有再次投胎做一个地球人。

    在我与其他地球人聊天的过程中,谈到死亡的问题,有人会说:“我知道死人去哪里了,我听人说过,死去的人去了一个叫天堂或是叫地狱的地方,或是去了一所隐藏在喜马拉雅山附近的神秘学校。”

    也有人说:“死去的人统统去了另外一个星球。”

    也有人说:“死去的人就像熄灭的灯,什么都没有了。死去的人化为了灰尘,灰尘归于大地。”

    究竟谁说的正确呢?或者都不正确?

    我听到一位哲学家是这样说的:“我们是否可以这样理解:一个人的选择决定了他的未来,决定了这个人死后会去到哪里。你看看现在还活着的人,是不是每天都面临许多不同的选择。不同的选择会导致不同的结局、不同的人生旅程。”

    我也明确的说过:“我是一个古老的灵魂,我只是在这一世投胎到地球,做一个地球人。”

    没错,死去的人,实际的情况是,那个曾经封印在肉身之中的灵魂,现在抛下已经没有了呼吸的肉身,升天了。

    现在,这个“灵魂”会面临不同的多种选择,他会做出怎样的选择呢?灵魂的不同选择,将产生属于他自己的独特的命运——也就是人类所说的——“来世的命运”。

    因此,关于死亡,我给出的第一个建议是:“人啊,在你还活着的时候,不是应当思考和提醒自己要时时刻刻做出正确的选择吗?因为你今天的选择,不但会影响你的这一世的命运,还会影响到你下一世的命运过的起点、过程。”

    就是说,当一个人想着了解“死后的世界”会怎样,那么,先思考一下:自己在当前的这一世要怎样过呢?

    我举个例子,我们旁观一下别人“怎么过着这一世”。

    话说某日中午,我经过我居住的城市的一个地下人行道,看到一个弹吉他的“卖艺老头”。

    说是弹吉他,也可以说是弹琵琶。

    所谓的乐器,是这个老头自己制作的一个类似于吉他或琵琶的木头盒子。我就近观察了一下:琴弦只是一根钢丝。

    卖艺老头弹的是《康定情歌》。

    这个老头在这个地下人行道“卖艺”已经很久了。一般情况下,他都是从早到晚“乱弹一气”,至少我是听不懂他在弹什么。偶尔也会弹一些大家熟悉的曲子,每当这个时候,给他扔钱的人就比较多一些。

    这个老头的行为,让我思考“人活着是不是一种艺术”。

    一个摇头晃脑的土得掉渣的老头,用一根钢丝作为“琴弦”,在介乎吉他和琵琶的自制木乐器上演奏《康定情歌》,或演奏自己创作的即兴练习曲,这算不算是一种艺术人生呢?

    我看,这应当算是一种艺术人生。他陶醉于地下人行道的弦乐艺术,而且还能有一定的演奏收入,而且能够坚持下来。

    这种老有所为、自食其力的行为,也是蛮可敬的。

    我进一步的联想到:“这个卖艺老头,到了死后的世界,会不会继续弹他的一根弦的木头盒子呢?如果他一直这样弹下去,弹到地老天荒,弹到宇宙毁灭,弹到新的宇宙诞生,不是也是一种活法吗?”

    确实啊,我的过去的经历中,已经见到过很多的转世轮回,上一世是帝王天子,这一世是个街边烤肉串羊肉串的小贩,这太常见了。当初,此人身居帝王位的时候,怎么会想到这一世死后,自己的灵魂会在下一世封印在一个浑身油腻的小贩体内呢?但事实就是如此。宇宙无常啊。

    让我把话题,重新拉回到这一世,也就是2023年还活着的人们的这一世。是的,此刻,活着的人都还活着。

    那么我还能活多久呢?我也不知道。

    我能活到多大年纪?只能做个大致的估计。

    我举一本书的例子——

    我曾经读过一本九十多岁的企业家写的回忆录。

    书中有这么一段,说的是:这位高寿的企业家当年二十来岁时,跟二个伙伴去算命先生那里算命,算命的说另外二个人寿命短,说这位企业家将来活得长。而实际上,当时的他(年轻时候的企业家)一直是病病歪歪,一直担心自己活不长。

    结果呢,书中写道:“在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那两个小兄弟的确也是早早不在人世了。而我九十多了却还活着。”

    由此,这位长寿的企业家感慨道:“也许真的有命运吧,也许先天的命运占到人生的70%,自己后天奋斗努力创造和改变的命运占到30%。”

    这样的类似的故事,在地球人撰写的各类历史书籍中,有很多这样的记载:某个算命先生断言某人寿命多少多少,结果似乎是应验了。

    那么,真的是算命先生算得准吗?

    不一定。为什么?我说一件事——

    我看到一篇新闻报道,提到今天的中国人的平均寿命,正呈现出不断提高的趋势。新闻报道这样总结道:“为什么当代中国人的寿命不断延长?这说明了今天的现代中国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家庭普遍富裕,日常饮食营养丰富,社会文明,不同民族和睦相处,医疗卫生条件不断改善,全民卫生医疗保险广泛普及,由此带来了中国国民寿命的普遍提高。”

    你们认同这个观点吗?

    这篇报道,说的是中国人(十几亿人口)的平均寿命。那么。具体到个人呢?个人的选择会不会影响到个人的寿命?

    中国的古圣先贤们,说过这样的话:“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必有余秧”,“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天做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这些话、这些道理,如果应用到个人的寿命这件事上,就是说,如果一个人“不做坏事”,“尽可能做一点好事”,这个人的寿命就可能“因为行善而长寿”,活得更久一些。

    这到底是不是事实呢?即使我这样在不同宇宙漂泊过亿万年的老灵魂,也只能说:“相信行善会活更久,会比较好。”为什么?因为一个人坚持广泛的行善,就会有好人缘,每天的心情就会比较好,这样会不会少得一些身心类的疾病呢?

    不过,行善也不能勉强,要量力而行。例如说,一个人没有很多的钱,却要拿出很多的钱去帮助别人,这就会导致自己很累,很紧张,有可能是害了自己。

    总之,做好事也要量力而行,否则把自己变成一个“死要面子活受罪”的伪君子,就不好了。

    说到行善,也就是老百姓平时说的“做好事”,不是单指为路上的陌生人做好事,也不是单指为远方的灾民做一些募捐。

    我真心的告诉你们(地球人):

    “你知道吗?你为自己的父母、你的公公婆婆岳父岳母、你的伴侣、你的孩子,做一点好事,这也是做好事。为单位的同事、为上级和下属、为客户,做一点好事,也是做好事。”

    最要不得的是——为了帮助陌生人,为了帮助远方的人,反而忽视了身边的人,忽视了关爱亲人,这是不对的。

    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但是不管自己能力是大是小,选择为身边的人、为父母做一些好事,总是一个行善的开端。

    我的一位图书馆的同事,对我说起他的女儿,他说:“今天早上吃饭的时候,11岁的女儿跟我说过:爸爸,爸爸,别舍不得在我身上花钱,你先帮我脱贫好不好?我脱贫了,这世界上就少了一个穷人。”我听了,觉得这小姑娘的话不无道理。

    当然啦,也不能太只顾自己的小圈子。

    不能只顾着自己的“小家”荣华富贵、大富特富。

    “人的欲望是个无底洞”,我这是听谁说的?

    不要为了让自己的小圈子的人过的太好,就去无情地剥削他人,譬如,有些办企业的老板,一边想方设法压榨员工、给员工尽可能少的报酬,一边给家人购买大大的豪宅。

    这样做,肯定是不对的。对了,有可能还缩短寿命呢。

    是的,做什么都要兼顾到自己“怎样做到长寿”。

    概括一下啊,一个人要做到长寿,最好是——

    勤洗手,不要熬夜,热爱劳动但又适当休息,心地宽厚,还要按照古代圣贤的忠告,做到日日积德行善。

    对了,有一件事,你做的话肯定会缩短自己的寿命——

    骗人,做个骗子,或是做骗人的事。

    请相信我这个超古老的灵魂的这个忠告。

    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骗子,有各种欺骗行为。

    这些骗子,或这些骗人之事的人,在幼小时,在妈妈的襁褓中时,也都是一个妈妈的乖宝宝。

    地球人中间,有人没有骗过人吗?

    谁能说,在过去的岁月里我从未骗过人?

    或是有谁能说:我没有骗人,我是“善意的骗人”。

    嗯,不管怎么说吧,最好不要骗人,尽管这很难。

    难在哪里呢?难在自己想要获得超越自己能力的利益(也许是因为缺乏自信才这样做,或是缺乏勇气说出事实,或是害怕说出事实会把事情搞砸了,事实上,也许说实话会有更好的结果),总之,欺骗产生于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冲突(有人想要在规则之外和规则之内作弊,弄虚作假)。

    我要向那些从不撒谎骗人的人致敬。

    从不说谎的人,是无比纯净的人,是稀有的有福之人。

    我建议地球人:为了长寿,除非你是在进行艺术创作(就像我此刻的写作),不要说谎,不要骗人。

    你可以采用“无可奉告”和“我有保持沉默的权利”这样的说法,这样就不用说谎。

    既然有人骗人,就有人被骗。那么,如何避免被骗呢?做事认真,做人守本分,不贪图侵占别人的一丝一毫的利益,如果自己不能回报给对方某种对方需要的帮助(服务)就不接受别人的馈赠(价值太高的礼物也在此列),从不欺诈他人,能这样做的人就会多数情况下避免被骗。

    为了大家好也为了自己好,还是尽可能不要撒谎骗人。

    不要随意承诺。在自愿的情况下,一旦承诺了,就要说到做到,而且尽心尽力想方设法做到最好。

    活下去就不容易,而要活得好,就需要自己有信用。

    说到做到,才有信用。有足够多的信用,才有了人与人的合作。信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石。

    一个人,是要死亡的,或迟或早。

    这是个躲不过去的事实,必须正视人会死亡这个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