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具体到产品上,cpU需要有更高的主频、性能,内存也需要更大容量和频率,硬盘的容量也需要不断的提升,这些我们已经拥有的产品和技术,我们需要精益求精的改进。

    除了这些既有的技术,还需要不断的改进。我们的性能应该做到,盘古微型计算机的主流配置,要超过20年前的最强的大型计算机。

    比如,76年的超级计算机,可以达到2.5亿次浮点预算。

    那么,我们要做到,在96年的时候卖给个人用户的盘古电脑,浮点运算也必须要达到2.5亿次。

    具体到近几年的计划,我们的盘古电脑,未来几年来无论是提升单核主频也好,还是采用多核,90年到来,主流配置应该提升到5000万次浮点运算,高端配置应该到1亿次浮点运算!

    到96年,个人计算机至少要比76年的超级计算机要强!这种程度的目标,才能让我们不知道在未来的性能竞争中输给对手!

    这个目标仅仅是大致的方向,但你们要有概念,未来就是这样,不进则退!其他任何一种硬件,我们都不能只做产能,而不投入更多的资金来研发改进!

    别说我要求过分,实际上,今后几十年后的游戏和程序最低的配置要求,可能就超过我们现在最先进的超级计算机!

    这些最新的技术在哪里?在米国的研究室吗,在外星人的飞碟残片上吗?

    不是的,这些仅是人类未来可以做到的技术改进!

    如果,你们不去努力做到,那么这种创新和改进的功绩和成果,就会被别人摘取,未来潜在的几千亿甚至万亿米元的市场,可能就跟我们在座的所有人无关了。

    而一旦我们技术落后了,我们自在的财富也会化为泡影!。你们甘心吗?”

    看起来,刘焱对于性能要求很苛刻,但是,这就是半导体行业。

    76年世界最先进的超级计算机,即使花几亿米元也未必能买到。到了86年还算是大型计算机。但是,到了96年,这种笨重的破烂,只能跟高配置的个人计算机去比性能了!

    也正是因为硬件的配置飞速的提升,如果没有这种清晰的概念,未来恐怕会在竞争中落伍。

    “不!”

    “绝不!”

    “这些成绩应该由我们来创造!”

    对于已经变得比较有钱的那些人而言,最大的恐惧就是从云端衰落。既然已经体验过亿万富翁、千万富翁的生活,自然不愿意自己将来的财富降低到普通人的水平。

    而刘焱之所以说这番话,其实也是在敲打公司的这些元老,别太骄傲了!必须卖力的攻关技术,这才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