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回潼关的这一路上,杨林一直在旁敲侧击的向天下追问明染的来历,天下但笑无语,什么都不肯说。

    其实也不是不肯说,而是不能说,不知道该怎么说,毕竟他们的故事太骇人听闻了,是不管在哪个年代都不能摊开来放在太阳底下讲的。

    杨林见问不出来什么,脸色不免有些难看,天下看在眼里,也无可奈何,心里并不想就此事哄骗于他,便只好当做没看见,一路上仍是笑逐颜开的模样。

    他们一路上快马加鞭,终于赶在城门关闭前进了潼关,然后径直向投宿的客栈驰去。

    可是刚拐进那道街,便隐隐觉得有些不妥,原本热热闹闹的一条街,现在却显得凌乱而冷清。

    随行的侍卫都悄悄的把手放到了刀把上,天下抬头看了杨林一眼,他却似乎对此并无所觉,声色未动。

    天下不禁佩服起他来,所谓“泰山崩于前而色不改”,指的应该就是他现在这样吧?

    既然杨林都表现的毫不在意了,她也就找不到紧张的理由,于是,趋马来到了客栈门口。

    他们马都还没停稳,里面就冲出来了几个侍卫,一边伸把马牵了过去,一边叫着:“王爷回来了!”

    杨林翻身下马,沉着声音问道:“出什么事了?”

    那几个侍卫低着头,没敢答话。

    杨林把眼一瞪,提高了音量问道:“没听到本王的问话吗?还不快讲!”

    那几个侍卫你看我、我看你,推推搡搡、期期艾艾的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杨林顿时恼了,一马鞭抽在了其中一个侍卫身上,厉声道:“去,叫刘安过来回话!”那个侍卫如蒙大赦一般,飞快的跑去传话。

    这刘安原是杨林军中的将领,跟随杨林南征北讨多年,军功赫赫,这次杨林带他和另几个偏将一起进京,一是为了请求朝廷对他们这些有功之臣进行封赏,另一个也是想他们到京师繁华之地热闹热闹。

    杨林沉着脸走进大堂找了个干净的地方坐下,天下安份的跟在他身边,没敢吱声。

    大堂里除了他们带来的人外,再无他人,掌柜的和跑堂的都不知道溜到哪里去了,看着大堂里破碎凌乱的场景,天下暗笑,这里快赶上当日她在望海楼的战况了,可惜她回来的晚了点,没赶上这场热闹,不然……

    天下转念又一想,不对啊,这些兵大爷们在外头那是横惯了的,跟人打架滋事更是常有的,可是这些侍卫表现的这么心虚,只怕打的不是普通人吧……可是,这潼关地面上,有哪个不怕死的能镇住他们呢?

    就在天下胡思乱想的时候,刘安带着几个偏将匆匆赶了过来,见到杨林,什么话也没说,先跪了下来。

    杨林打量了他们一会儿,伸手端过天下为他倒的茶抿了一口,若无其事的问道:“怎么?跟人打架了?”

    刘安头都没敢抬,低声回道:“是!”

    “赢了输了?杨林还是一副不冷不淡的样子。

    “赢了,但是……”刘安猛的抬起来头,想分辩些什么。

    杨林大手一挥,示意他们起身,说道:“赢了就行,这打架和打仗不同,打仗会有输有赢是为了最后的胜利,但打架,就一定要赢,不管跟谁打,只要赢了就是好事,以后记着,跟人打架的时候只能赢不能输,可别跌了你家王爷我的面子!”

    刘安几个人互相看了一眼,脸色稍稍和缓了些,但旋即沉重了起来,也没敢起身,仍旧跪着回话:“可是——我们打的是太子派来的人……”

    太子?天下跟杨林都是一愣,一旁的郑道之听后也不禁眼睛瞪的大大的,天下连忙叫来一个侍卫把郑道之带去客房休息,毕竟有些事是不方便让他知道的。

    杨林皱着眉头想了半天,问道:“太子派人来做什么?你们又怎么会跟他的人打起来的?”

    天下也万分好奇的盯着他们,心里佩服的要命,敢打太子的人,这胆子快赶上她的大了。

    刘安气呼呼的说道:“太子派人来送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