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李存勖口中的“道哥”说的自然就是冯道了,如今他已是名副其实的晋阳令了。至于李存勖,他除了将匠作营、晋阳武备学堂牢牢的掌握在手中外,现在已将身上所有的本兼各职,全部交卸了出去。

    对于这些权力、虚职他根本就不在意,只要他老爹不倒,那么他那块“小王爷”的金字招牌就会一直金光闪闪、通杀四方。

    “不知小王爷将下官唤来,有何吩咐”,虽然李存勖一直对他“道哥”长、“道哥”短的,但冯道明白这是小王爷没拿他当外人,可要是自己当了真,那还能不能继续做“人”就很难说了。

    “道哥,最近义学的情况怎么样了,哦,我是指学员的分流情况”,李存勖所说的“分流”,是指义学里的学生完成五年初级教育后,就要根据其在校期间的表现、各科的成绩,以及学生自己的意愿,进行综合评定后,分别进入不同的高等专科义学,正式开始学习各个专业的知识。

    这些专业按照李存勖与冯道设计,分为行政、算学、农学、格物、交通、冶金、纺织等十几个门类,都是具有极强的专业性。既然是“专业”知识,那么实践就要远远高于老师在课堂上的凭空讲解了。

    所以这些专科的学生,一年之中只有五个月的课堂学习时间,剩下的时间就是下基层,从最基础的实操开始学习。

    这也算是一种最初级的半工半读了,因为整个实习期间,除了供应三餐外,是没有任何报酬的。开什么玩笑,交给你养家糊口的手艺,还敢要钱!想瞎了心了这是,不仅没有报酬,甚至学生连假期都没有,按照某人的说法就是“让他们提前接受社会的毒打,更有利这些学生的成长,这是福报,要学会珍惜!”。

    幸好这个时代,还没有后世那些人性化的思想,不然像李存勖这种一付资本家的嘴脸,外加满身的铜臭气,早就被那些受剥削的劳苦大众给拉出去挂路灯了。

    不得不说这厮的命是真的好,迄今为止不仅没有人骂过他半句,甚至那些学生及其家长,还对他充满了感激,毕竟是他,河东的小王爷给了这些学生今后谋生的手段,可以保证一世的衣食无忧。

    “首批学生的分流已经完成了,只是....只是各个高等专科的分流极不均衡,大家都喜欢去那些行政、算学一类学堂就读,而交通、冶金、纺织等专科去的人就只有三成,像是农学根本就无人问津,弄得梁主任亲自跑到各个学堂去求那些学员,甚至提出了给予五两银子一学期的补助,,可还是没人肯去,唉....”,说到这里冯道很是无奈的叹了口气。

    李存勖闻言登时就在心里大大的卧了一个槽,冯道所说的行政、算学专业,学生毕业后不是进衙门当吏员、文书,就是被各大商行招入去作账房先生,也就是后世的财务会计。

    “原来进编制、坐办公室不是后世才有的啊!”,李存勖在心里感叹道。其实这也没什么好奇怪的,国人一向信奉“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总觉得做体力工作不仅辛苦,而且在身份上天然的就低人一等。

    说实在的,这天下的工作又哪里有绝对的好与坏,真正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不过在父母的眼中,只要自己的孩子坐大办公室、进名企,那么讲出来就是底气十足,至于小孩是在里面倒茶水,还是当保安,那就无所谓了,只要名头响亮唬人就好。

    这么一看农学专科招不到学生就很正常了,天下父母无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十年寒窗一举鱼跃龙门,可辛苦十年居然还是下地伺候庄稼,这不等于就是绕了一个大圈子又回来了嘛,实在是太特么扎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