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过完年之后,    曹槊听说了一个消息,    皇帝被困在雁门关了。

    又听说了一个消息,皇帝被困在雁门关之后,是李世民把他救了出来。

    皇帝的威严还是在的,尽管现在天下刀兵四起,各地不断有人反叛,    但是政令还算畅达。

    这个好消息很快就传到了太原,    传到了李渊家中,    随之而来的就有朝廷的嘉奖。这一下少不了一群人又要接着摆宴席庆贺一番。

    这个时候已经到春天了,春天最要紧的事情,那就是春耕和灌溉。

    哪怕就是世家豪门也不能免俗,到了这个时候,家主和家中的男人都是要到田地里面去的。

    哪怕不是去干活,    也要监督着家中的仆人和佃农们把所有的庄稼种到地里,一定是认认真真地种到地里,    而并非是敷衍的把地种上了。

    “这可关系到将来一年的收成啊。”李建成少不了要苦口婆心的劝两个弟弟认真一点儿。

    李元吉不知道听进去了没有,反正是眨巴着两只大眼睛认认真真的听着,    李元霸不想听这个,    李元霸的梦想就是做一个威武的大将军,    二哥如今就是他的榜样。

    “大丈夫才不会去种地呢,我不要去学种地,    我要去学二哥,我也要上战场杀敌。”

    李建成听完之后在他的脑袋上拍了一下,“大丈夫是不是要吃饭?吃不饱饭你凭什么上阵杀敌?”

    李元霸尽管不高兴,    还是被他大哥押着上了马,最后一群人到了城外。

    曹槊这个时候是最忙的,她在各地都有田地,这个时候少不了要收到各个地方送过来的信息,有的地方旱了,有的地方涝了,有的地方甚至说夏季的时候可能会有蝗虫。

    曹槊因为这件事情忙得焦头烂额,还要再应付观音婢一天三遍来打听李世民什么时候回来。

    李世民颇有声望,特别是他救了皇帝之后声望直追少年成名的宇文成都,宇文述一家看着李世民就不够友好了。

    加上两家本来就有仇,李世民这个时候出头了,对于他们家来说并非是好事,所以他们等于间接的帮了李世民一个忙,那就是在皇帝跟前进了谗言,把李世民赶回了关中。

    既然不在雁门关呆了,李世民心中是有三分雀跃,四分伤心,还有三分不乐意。

    雁门关这个地方并非是好地方,再往西去还有玉门关,这里都是抵御胡人的最前线。匈奴,突厥,西羌……都在这里繁衍生息,这里很难宁静,李世民在这里除了思念亲人之外,过得日子算得上是酣畅淋漓。

    大丈夫就应该像卫青霍去病那样,李世民自认为自己现在正在效仿他们。只不过这个时候被赶走了,有了一种壮志不酬的感慨。

    所以收拾东西的时候就有些磨磨蹭蹭,他的这一些动作被宇文家的人看在眼中,加快动作催促的李世民赶快走,到了暮春三月,李世民来到了太原附近。

    这里离雁门关太远了,来到这里就能感觉到这里风平浪静,也有了一点富贵气象。赶了很久路的李世民也没有在外停留,直接到了太原府,找到了自己的府邸一马当先闯了进去。

    好在家中的仆人都认识他,欢天喜地的迎他回来,赶快给李世民烧了热水让他先泡个澡,又找衣服让他换上,又有人赶快去隔壁把观音婢请回来并且向李建成夫妻报告这个好消息。

    观音婢还没进来的时候,李元霸和李元吉已经携手跑了过来,两个人飞快的闯进来,一下子扑倒在了二哥身上。

    兄弟这个时候相见非常高兴,李世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把两个胖小子一块儿抱了起来,艰难地走到屋子外边,就看见观音婢已经回来了,毫不客气地把两个小兄弟扔下之后跑过去,扳着观音婢的肩膀上看下,看见她看着并没有太多憔悴,才算是松下了一口气。

    “这两年我不在家,辛苦你了。”

    夫妻两个这个时候正要说话,可两个小兄弟又不解风情,婢女们赶快把他们小兄弟两个哄走,哄到了曹槊跟前。

    曹槊和李建成两个人正留在家里等着李世民夫妻两个过一会儿来拜见,曹槊也吩咐下去了,要让人给李世民安置酒席,等到晚上的时候给李世民接风洗尘。

    没过一会儿,李世民夫妻两个双双来到李建成和曹槊跟前,李建成站起来拉着李世民两个人骑上马一块去拜见李渊,曹槊和观音婢两个人留在家里。

    曹槊就跟观音婢说,“这下放心了吧?人总算是平安的回来了。”

    观音婢这个时候真的是特别高兴,赶快点了点头,整个人似乎还在云里雾里,总之特别高兴。

    见到李世民回来,李渊也特别高兴,看了看两个儿子站在自己跟前,由衷的生出一种豪迈之情,上前拍了拍李世民的肩膀,“比你两年前从我跟前离开的时候看着壮实了,这个时候也长大成丁了,你阿娘看见你这个样子肯定高兴。”

    本来父子三个人此刻正满怀欣喜的相聚,却偏偏在这个时候听见李渊提起了窦夫人。兄弟两个也只是脸上带笑,其实心里面已经凉了半截。

    因为刚刚两个人一起来,还没进厅堂,就听见厅堂里面有女子说话的声音,进来之后就发现有女子抱着婴孩转到了屏风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