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李渊一门心思的想把孙女接到自己身边,    为的还是让自己心里好受一些,再加上嫁给了李秀秀的儿子,那真的是姑表亲。

    这真的是亲上加亲。

    然而李渊这边一头热血却碰上了李世民那边冷酷无情。李世民从李承乾的手中接过信,    先是拆开了李渊亲手写的,    前前后后加起来,一共有十几张纸,    分成了两封信。

    这个父亲跟以前一样,    仍然是有些犹豫不决,在信中一方斥责自己将边境搅得不得安宁,一方面又说明了对自己的思念之情。

    李世民长叹了一口气,这十多年过去了他嘴上也蓄起了胡须,    从旁边提了毛笔本来想写一封回信,    但是想了想也没这个必要,    把信纸收了起来。

    看到旁边还有几封信,    至于大哥写的李世民直接拿起来扔到了火盆里,    大嫂写的让人给观音婢送了过去。

    妹妹写的……犹豫了一会儿,    他拆开读了读。

    李承乾看着他把信件处理完毕之后才小心的问道,“祖父和姑妈倒是一腔情愿想把妹妹接回去,    许配给姑妈家的柴令武。我瞧着这位表弟长得气宇轩昂,    诗文皆通,配我妹妹也不算是辱没了。”

    李世民自问这辈子没做对不起父亲哥哥的事,    所以他们这个时候想要心里安宁一些,    自己就不能让他们如愿。

    “我当然知道中原繁华,    长安那是一个好地方,    你妹妹过去之后也是享福,但是话又说回来了,让你妹妹远到中原举目无亲,    咱们又不在她身边,将来你妹妹日子过的好坏咱们也不知道。”

    李承乾听这意思是不想让妹妹到中原去。

    “可是中原那里没有风沙,姑姑对妹妹又是特别的上心,妹妹过去之后想来应该是不受什么委屈。”

    “这只是你一厢情愿而已。你姑姑当然会对你妹妹好,但是你姑姑毕竟不是跟你妹妹常伴的人,你姑姑的身体不好你刚才也说了,将来若是你姑姑先一步离开,到时候谁能庇佑你妹妹?所以不要再提让你妹妹去中原的事情了,你们都在我身边,我才能放心,要是让你们到了中原去,那真的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此事休要再提。

    李世民这句话定了最后的基调,观音婢也只是叹了一口气。

    放下信把手放在女儿的脸上,摸了摸女儿的脸,“既然你们阿爹这么说了,那咱们就按照你们阿爹说的。”

    家中的几个孩子,除了李承乾和李恪还记得一点儿中原繁华之外,其他人都没有见识过,李世民和观音婢的长女李丽质其实很想到长安去看看。

    然而父皇那里不同意,自己也没办法,只好悄悄地低下了头。

    观音婢想了想,觉得不让孩子去中原也可能是一件好事,把女儿长乐公主抱在怀里,“好孩子,我们是为你好,你到那里之后纵然有长辈疼爱你,到底没什么依仗,你就陪在我和你父皇身边吧。”

    李世民给李渊写了回信,很快就送到了李渊这里,李渊收到信之后一目十行的看完,立马把信子窝成一团,扔到了桌子上,等到这团纸掉到地上之后,李渊生气的跑过去对着纸团踩了几脚。

    “若不是看在你阿娘和观音婢的份上,我才不要让你女儿回来呢。如今不识好人心。”

    气的没过一会儿,头晕眼花让人扶着自己坐了下去。

    周围的太监宫女都不敢说话,李渊自己闭着眼睛想了一会儿,虽然自己现在不停的有儿子出生,但是自己的身体自己清楚,到目前来说,人真的老了。

    当时和自己岁数差不多同一个时候出生的人,这一会儿都已经白发苍苍,垂垂老矣了。

    如今自己真的老了,老到自己不能控制儿子,反而还被儿子气的差点昏过去。

    这五六年来从来没有管过朝廷上的大事,坐在皇帝的位置上却没有履行过几天皇帝的职责。

    李渊这个时候萌生了一种退位的想法,但是又舍不得眼前的繁华,就害怕自己退位之后没有人来找自己,那种孤单寂寞是自己不能承受的。

    古往今来没有几个太上皇。

    要不然自己再做几年皇帝,等到自己真的不行了,不能动了,不能吃了也不能喝了,再退位让给儿子。

    想到这里他算是下定了决心,然而这个时候还是要让儿子吃一点定心丸的,毕竟下面的儿子还小,要是大儿子再生出别的心思,觉得自己一直吃喝玩乐不干活跟自己刀兵相见,不管是父子两个谁把谁干掉了,到时候自己哭都找不到地方。

    想到这里让人把自己所有的印章都送到东宫去,李渊这才放松了下来。回到后宫找了一把琵琶过来,自己弹奏了几曲,就引得周围的人纷纷叫好。

    李渊虽然乐在其中,但是也知道自己现在不比当年了,当年弹琵琶那是慷慨激昂,别人轰然叫好也是应该的,现在自己力道不如当年了,弹琵琶也没有当年那么慷慨激昂了,别人叫好,这其实是为了讨自己欢心。

    又觉得没意思,把周围的人都赶了出去,托着腮帮子想了一阵子,觉得这日子过得太没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