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昂哥的乾清宫位于城正中央这片斜坡的顶端。虽然仍是那幢木制房,但与去年冬天相比,仍然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三合土筑成的围墙,外包了青砖和条石,厚度达到了数尺,高更是达到了一丈有余,从坡下向上看,虽然是仰角,但仍然只能看到勤政殿的屋顶,四角之上,全部有石砌成的哨楼比军营里的哨楼还要高大,一座哨楼可以进驻数十名兵丁,哨楼的垛碟之间,隐有寒光闪现,那是蝎子弩弓。

  昂哥的亲卫队此前被抽走了数十人派到了厚土的中原情报统计调查司中任职,但在新一轮的扩军中,却补充到了二百人。比先前的规模足足大了一倍。这也让乾清宫的附属建筑多了起来,距勤政殿那幢木屋数十步,便是一排排条石和青砖筑成的亲卫营房。

  宫墙外,一条石阶也已修筑完毕,卢一鸣更是动员百姓,从山里挖来了数十株苍松翠柏,移值到了台阶的两边,另外的空地上,也被移栽上了各式各样的树木,原本光秃秃的一面缓坡就此变得郁郁葱葱。

  宽阔的大门将汗宫与外面隔成了两个世界,四面持刀亲卫在大门两边站得笔直,让已显得有些雄伟气象的乾清宫平添了几份肃杀气息,门楣处,乾清宫三个镏金突厥大字闪闪发亮,这几个字是昂哥亲笔书写。

  厚土的中原情报统计调查司虽然主要在中原活动,不过昂哥仍然在乾清宫内给他留了一个办公室,是一座青砖瓦房作为办公地点,或许是中原情报统计调查司这个名字太怪太拗口,熟知内情的高层习惯地用中统司来称呼这个特殊的部门,由于厚土长时间的身在中原,所以中统汇报的情报都由原先负责昂哥生活起居事务的果儿来汇总。

  欧阳龄自认为是作为可汗的首席谋士,也离开大营搬到了离王宫不远的府邸居住,白天进宫参知军务。现在整个乾清宫里,杂七杂八地人丁加起来足足有六百余人。

  站在宫墙的哨楼上,便可以俯瞰整个城内,四周住的便是官员军将们他们的家眷以及匠作营的家眷。女营及其他的百姓则要再往外。

  城内土地皆控制使用,不得有违规建筑,这是在老营的基础上新修一个定居点,要用来当行政中心使用的,用昂哥的话说,我们不能让百姓停下来,一定要让他们有事做。

  昂哥想要新建一座坚固的有战略价值的新城,那要花的钱粮海了去了。但由于昂哥城的商品供不应求,商业发达所以他们不怕花钱。在钱粮不缺的情况下,工程建设一直都是比较受关注的。

  而第二个原因,则是主重修城墙的人太多了,虽然有人说,人心墙才重要,只要众人齐心,便是寇兵打来,也能将他们挡住。否则,城墙起得再高又有何用,天下哪有攻不破的城?

  这话虽然不错,不过在众人心中其实还是有道城墙更能让人安心。当然,也有人不喜欢在城内居住,他们大多数都是归北院大臣管理的突厥旧民。

  而此时的昂哥城,钱也的确花得如流水一般,大泽堡塞建设很顺利,昂哥设计的棱堡并不大,但却十分利害,这已是几位将领在做出模型后反复论证后得到的结论,所需费用也不大,但开挖大泽,这是一个十分耗费人力物力的活计。好在翻出来的淤泥堆在荒田上,晾晒数日之后,屯兵们便赶紧抢播种子,希望在秋收的时候便能有第一轮收成。

  现在的大泽已是大变样,计划中的湖泊已开挖了一半,虽然还没有蓄水,但已可看出规模,而挖出的淤泥则整整铺了数十顷荒地,眼见这些原本的荒山在秋时便可便为收成可喜的良田,任谁都是心中欢喜。

  书房内,果儿正拿着一迭案卷向昂哥汇报着刚刚收到并作出分析的情报,现在的中统司做情报分析合格的人极少,便有几个也是刚刚过了扫盲阶段,是以分析等事务都是由果儿自己在做。

  不过鉴于权利不能太过于集中的原则,昂哥准备将果儿从中统司中独立出来。不过暂时她的能力还没有达到昂哥的要求,所以暂时果儿还不能独当一面。

  虽然挂名在中统司,但是果儿的重点则是关注突厥国内的情报,在各商队之中安插了细作之后,每日各类情报汇聚而到中统司的极多,工作极为艰苦。

  有时果儿更是夜已继日的埋首在成堆的文卷之中,挑选出对现在的昂哥城有用的,或有影响的一些情报。

  “可汗,这一份情报我认为是最有价值的。”稍显稚嫩的果儿将排在最上面的一张文卷递给昂哥,“默啜太子麾下一支鹰师秘密从金山布尔津河开拔向东不知所踪。”

  果儿的眼圈是黑的,显然昨夜又没有休息好,接过案卷的昂哥微有些歉意,也许不该让这样一个原本娇滴滴的女子接手这么繁杂的工作,熬夜可是美貌女子的第一杀手啊。

  “现在我们面临的形式还不是那么严峻,你不用这么辛苦,要注意休息。”昂哥责怪道:“你是统计调查司的高层,不必事事亲历亲为,要学会放手让下面的人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