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对于林清嘉奶奶这般年纪的人来说,自然是一年老一年,一日没一日。人老了,对于物质的欲望也几近于无。整日里也只盼着儿孙绕膝,家人团聚。

    奶奶的老房子在村子的最西边,背靠大山,面临一汪池塘。老房子旁边是一栋小楼,那便是林珊林瑜的家。此时房门紧闭,看起来没人在家。

    奶奶家里,收拾得整洁有序,大件小件的排开,颜色分类也很讲究。林清嘉知道这不是为了迎接新年而设,是一惯便如此。

    爷爷手脚勤快,是个闲不住的人。物品整洁也是他的功劳,奶奶也得意地赞赏爷爷的爱干净。家里家外基本都是他操持,除了做饭。

    林清嘉更觉得,自己的爷爷似乎有些强迫症。

    奶奶家房后有个二十平左右的菜园子,这放在城里也算极难得了。除了种些寻常的葱蒜、蔬菜外,还有甘蔗,园子外边还有一株木瓜树,现在还结有木瓜。

    因为林清嘉喜欢吃。以前一次林清嘉吃木瓜时,给王知秋拍了一张照片。然后王知秋说“你也知道你需要补呀”,林清嘉知道他说什么,说她胸小。”切,这个又没用好吧”,林清嘉只是喜欢吃,反正也不是为了丰胸。“哦,你也知道啊”,林清嘉总是说不过他。

    菜园子也是爷爷打理,从挖土、种植,到施肥、采摘,一直到洗净都是爷爷做,奶奶只负责做菜。就连饭后的碗都不用洗一个,因为爷爷不舍得奶奶劳累。

    奶奶年轻时跟着爷爷吃了很多苦,到如今老了腰杆也挺不起来,看起来更显得苍老许多。

    爷爷年轻时常在外奔波,家里全都是奶奶在照顾。林清嘉的父亲、大伯小时候,每次玩闹不听话都被奶奶凶得厉害。因为奶奶每天忙得团团转,实在没有多的时间慢慢教育。幸好,他们长大了也懂事,体恤奶奶。

    而大伯是长子,也由于生意就留在家这边,既可以赚钱养家,也方便照顾两位老人。

    林清嘉的爸爸则因为理想,而选择了去城市发展。每个月也会寄回不少的钱给大伯,用于爷爷奶奶的生活开支。林清嘉的妈妈也会不时打电话回家,陪老人说说话、解解闷。

    “囡囡,吃水果”,“囡囡吃糍粑”,“囡囡吃糖”……

    奶奶将他们带进家里安置后,便从柜子里、抽屉里……搬出许多吃的,看得出是特意留给他们的。

    林清嘉当然不缺吃的,可是奶奶仍然什么都想着留给她。并且她注意到,这些吃的都是她小时候非常喜欢的。

    就连糖果的包装都是小时候的样子,林清嘉除了在老家外,就没再见过。

    林清嘉又不禁好奇起来,这样的糖还有市场吗,糖果厂居然还没倒闭仍在生产。

    奶奶就在林清嘉旁边坐着,一边说着话,一边看着林清嘉吃东西。

    坐了很久的车,林清嘉觉得有些口渴。于是拿起一个梨子,便削了起来。

    削完后,自然地切成两半,递给奶奶。奶奶却说不行,她说老人家讲究一个梨子不能两个忍吃,因为“分梨”,“分离”。

    突然的,林清嘉有些怅然。王知秋啊,你吃了我的梨子的。

    林清嘉的爸妈都在厨房,将这次带过来的鸡鸭鱼等整理进冰箱。奶奶家里就养十来只鸡,为就是过年过节杀了吃的,还有就是留着老母鸡下蛋。

    奶奶听林妈妈说城里土鸡蛋卖得挺贵,就说要一直攒着等他们回来带走。刚才还很高兴地带林清嘉看了那些蛋,有些邀功、求表扬的孩子的行径。

    其实林清嘉家里也不常吃,再说土鸡蛋就算贵些,又怎么会吃不起呢。林妈妈也不过跟他们通话时,顺口一提买菜看到的事。

    但是老人就是这样,后辈孩子们随口一句他们都放在心上,并会想尽办法做到。

    可怜天下父母心。

    这时,旁边响起关门声,大伯家回来人了。不知道是不是姐姐回来了,林清嘉赶紧跑出去看。

    结果看到的是林瑜,原来他一直在家。林清嘉看到他低着头,双手插上衣口袋,有些不情愿地朝奶奶老房子这边走来。

    林清嘉猜想,应该是刚才奶奶打电话告诉大伯他们回到家,然后大伯让林瑜过来陪她的。

    距离奶奶打电话,过了有一会儿了。林瑜到现在才过来,估计也是非常不情愿的。想到这里,林清嘉便向他笑着打招呼。

    她了解林瑜的性子,不是不待见他们,只是他长大后就不喜欢与大人在一块。就是怕没话聊,气氛会太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