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将边关的事暂时交待后,千帆就和苏昶一起向济国天乌城出发,他们要去接千勇和孟潇的灵柩回来。

    宁吾炜让尤许先带着士兵回去,他和南池两人只留下小部分护卫在旁。而苏昶则带着战败的济军回去。千帆和南宫澂带着千帜和赤焰领着五千人马和苏昶一起出发。浩浩荡荡的士兵一路前行,走得比较快,因为他们每个人都急着将所有事了结清楚,苏昶知道这是最后在一起的时间了。

    苏昶早就先让人把边关所有的事情如实传了回去,济皇知道后气得吐了一大口血,主和的那派指责主战的那一派,而主战的那一派不但要受气,还要担心接下来丞国将会提出什么要求,或是济国又要列什么样的条约?整个朝堂沸沸扬扬,吵得不可开交,最终在苏昶他们快要抵达时,将所有的条约都列了出来。

    苏昶走在前面,一眼就看到了天乌城外来接他们的文武大臣,待他们走近时,所有的大臣们跪拜迎接,苏昶沉道:“诸位大人平身,孤带着丞国端王和千将军还有宁国光王和南池姑娘回来,父皇现在何处?”

    一位大臣说道:“陛下为了此事气得不轻,躺了好久,得知殿下今日回朝,才撑着龙体在朝堂上等殿下。”

    苏昶道:“那就速速起身,走。”

    济军回归本位,苏昶带着红桑尺素和众百官进了城。千帆和宁吾炜将士兵们留在驿站也跟着苏昶进城去了朝堂。拾阶而上,一进大殿,济皇就颤抖地走了过来,苏昶向他行了礼之后,和众人致礼后就坐回了龙椅上。

    朝堂下左边坐着千帆和南宫澂,千帜和赤焰立在身后。宁吾炜和南池坐在右边,身后立了两位护卫。苏昶领着众臣子们立在朝堂下。

    济皇道:“朕糊涂啊,致使两国遭受如此之灾,更让千勇将军枉死,这一切都怪朕啊!”

    因为南宫峻不能被人知道,所以千帆将千勇的死全都归到段容骥和苏杲两人身上,说他们一个为了要将千家军变成段家军,一个为了吞并丞国,两人联手将千勇杀害,不会再有人知道这其中的内情。

    济皇续道:“朕对不起两国的百姓,更对不起这些将士们,端王殿下,千将军,多亏二位宏量,放过济国的将士们。”

    南宫澂面无表情,道:“士兵只是听令行事,这一切都是苏杲惹的祸。”

    千帆道:“如今苏杲已死,两国也已休战,往后两国互帮互助,不要再起战争,这是两国百姓之福。”

    济皇暗叹了一下,道:“既然如此,太子将降书拿来,给端王和千将军过目,看看还有什么要加的。”

    苏昶从大臣手里接过玉托,走上前轻放到南宫澂的面前,南宫澂拿起看了一眼后递给千帆。千帆看了一眼,发现上面全部写着济国仍然向丞国称臣,向丞国年纳岁贡,并且保证永不再犯丞国。还向丞国每年多纳黄金、布帛、皮毛、马驹等一切北方应有之物,降书措辞也极度谦恭,让人找不到一点错漏之处。

    千帆看完后,把降书撕成了两半,济皇激动地咳了起来,济国大臣们也嚷了起来,这是他们能拿出的最好的降书了,难道他们还想要整个济国?

    千帆站起来说道:“这份降书我不满意,要重写,按我的要求来写。”

    济皇平息后,道:“千将军这已是济国能拿出的最大诚意了,如果还不满意,济国实在拿不出什么了。”

    千帆道:“陛下都没有听我说完,怎么知道会拿不出?”

    济皇叹了一口气,道:“千将军说吧。”

    千帆看了一眼南宫澂,南宫澂对她点了点头,才道:“第一不是降书,而是两国邦交的盟约。第二,两国互为兄弟国不再是臣属国,从此互称兄弟,互助互惠。第三,两国成立榷场,贵国的皮毛、马驹等北方之物丞国以高价购买,丞国的粮食和布匹、珠宝等南方之物以平价卖给贵国。第四,双方官员百姓可以互相来往,学习两国之长。第五,若是一方有难,另一方必救之。就这些了,重新按我说的来写,不知可有难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