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此番言论一出,众人皆惊恐不已。

    都偷偷去瞄皇帝颜色。

    只见皇帝听到“我朝小人”的字眼之时,神情倒是有一丝动容。

    思量片刻,摆了摆手,道:

    “首辅所言有理。那便追封陈光将军为护疆将军,封号为光序。传旨下去吧。”

    另一边的太监正手忙脚乱的提笔写着,这边田阔和毕炎赫则纷纷瞥了一眼气的吹胡子瞪眼转身回去的轩辕瑞,朝皇上作揖,齐声道:

    “多谢皇上,皇上英明。”

    话音刚落,轩辕瑾则迈上前来,道:

    “父皇,儿臣也有一事相告。”

    轩辕瑾之前上朝,倒是对朝政之事不闻不问,第一次请缨便是出军边疆,这便是第二次了。

    皇帝没有犹豫,直言道:

    “吾儿请讲。”

    只听轩辕瑾长长呼了一口气,缓缓道来:

    “父皇,儿臣此去边境之地,见边境地区百姓穷困潦倒,几乎都以乞讨为生。儿臣想从朝廷之内拨些粮款给边境民众,好让他们得以生存,此举必然深得边疆民心!”

    谁知皇帝的脸色竟瞬间阴沉下来,只听他的语气倒是毫无波澜:

    “景王心为百姓,倒是有所成长。可朝廷粮款,光是救济各处灾民难民还不够,边境之处无灾天灾,难道还要朝廷救济?真是滑天下之大稽!边境官员何人?都是怎么做派?不整治官员,朝廷就算拨再多款都无济于事!”

    皇帝一番话下来,手掌只重重的拍在龙椅的扶手之上。

    虽然语气和脸色还是平淡,但只此一点就可见轩辕瑾的一番话已经惹怒了圣驾。

    众大臣来不及管谁是谁非,纷纷跪倒在地,中异口同声:

    “皇上息怒。”

    轩辕瑾见已经到了如此田地,便也顾不得什么轩王了,干脆心一横,抬头道:

    “父皇,那边境亳州官员名叫王彦青,乃是京城王家第六子,因在京城之中惹出是非,故送其到边境之处,一来可躲祸端,二来在边境之处也可逍遥自在。

    但倭国来袭,着王彦青不仅不守城迎敌,反而带着亳州士兵和粮草弃城而逃至彭城。

    亳州百姓饱受战乱之苦不说,还将彭城的守城将军打至重伤!在密室之中残害百姓、官员、士兵!

    此等歹毒之人,实在难容!

    但他挥霍钱财,一时之间也很难解决百姓温饱问题。

    这王彦青已经被我等缉拿归来,就在城外之处,等候您发落!

    边疆之时,还请父皇三思!”

    皇帝听着轩辕瑾一番话,眼睛却看向轩辕瑞一旁的轩王之处。

    这轩王第一次上朝,便定然是与此事有关了。

    只见轩王面上果然不好看,身后传来一阵哭声。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那王崇远眼中含泪,抬起衣袖正朝脸上抹着。

    见众人皆看着他,他才道:

    “皇上明鉴,小儿虽然顽皮,但绝不至顽劣至此!现下小儿受此侮辱,求皇上还小儿一个清白!”

    众人纷纷看着皇上,见他不语,却都不敢揣测圣意,只是低头臣服在地上,不敢动弹,生怕自己再次惹怒龙颜。

    朝堂之上一片寂静,气氛竟有些诡异。

    这时,轩王抬头,道:

    “父皇,王太傅素来为人和逊谦卑,家族之中怎可能出此之人?这其中定是有误会,还请父皇朝明情况,不可听信一人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