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村长赶着牛车从溪水旁的小路去黄石岩。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路两旁的野花野草竞相开放,再往里面走是一片竹林,竹子脱掉了泛黄的旧叶,新叶萌发,新生的竹笋从里面钻出来露出了小尖尖。

    瑶娘看到竹笋,想到了阿嬷每年冬天都会灌许多腊肉肠,挂在走廊下晾晒好以后,拿来炒竹笋最是鲜美,只是以后她再没机会吃到阿嬷亲手做的竹笋炒肉了。

    村长哼着一个不成调的小曲,身体随牛车一起晃荡,时不时隔空甩一鞭子好警醒老牛好好走路,当然,鞭子是不舍得落在老牛身上的,它可是家里的宝贝。

    村长说:“姑娘,看我们这的景色有多美,春夏有花看,秋冬有刚打下的新粮吃,还不用交赋税,你在昭平都不一定能过得比我们桃花村好。”

    瑶娘看不见村长的神情,但她知道他一定是骄傲且自豪的。一个不被官府打扰的世外之地,村民能吃得上饱饭,穿的衣服没有补丁,自足自乐,任谁是村长都会这般骄傲自豪。

    她莞尔一笑:“昭平大,居不易。住在里面的人都在为了生计奔波忙碌,的确没有桃花村来的悠闲自在。”

    牛车绕过一个竹林旁的大石头,村长拿着牛鞭指了指前面的一片房屋,“到了,这里就是黄石岩了。”

    瑶娘不自觉挺直了腰背,循着村长的指引看过去,一大片翠绿的竹林中,隐隐约约掩着房屋的踪迹,竹林前面是一大片空地,上面堆着陈腐的麦秸杆,几个小孩子欢快地跑着捉迷藏。

    她一直看着,眼睛没有离开过片刻,这里就是黄石岩了,是阿嬷几十年前生活过的地方。

    村长把牛车停在了空地上,瑶娘从牛车上下来。

    小孩子们看见是村长来了,嘻嘻哈哈笑着躲进了麦秸堆后面,边跑边喊:“都快跑啊,村长来了。”

    村长笑骂:“这群小兔崽子,见了我就跑,一看就知道功课没有认真完成。”

    瑶娘这才想起,村长的另一份工作是给桃花村的小孩子们开蒙学。

    村长边走边说道:“桃花村有一万多人,五岁以上十岁以下的孩子每个月都要去乱石沟念书,光这些念书孩子就有二三百人,聚在一个学堂里面我的头都要炸了。也是我的年纪大了,要是年轻的时候,哪个敢不听我的话,只要不听话,跑的再快都会被抓回来揍一顿。”

    村长叹气,他忙着田地的农耕,又要管小孩子们的事,偶尔还要抽出来时间处理一些突发的事情,整天都忙得脚不沾地。

    瑶娘道:“如果实在忙不过来,可以请一个靠谱的先生,把蒙学的事情交给先生来管,这样您不就有时间忙其它的事了吗?”

    村长摆手:“我何尝不是这样想的,可桃花村的人无论男女老少都要下地干活,哪有多余的闲工夫来管蒙学。更何况他们的水平我是知道的,认个字说几句文绉绉的话还凑合,真要让他们教书,那是

    要了他们的命。

    “找了一个学识渊博又有耐心的夫子不容易啊,我也不想耽误了孩子们,只能自己硬着头皮上了。”

    瑶娘点头认同,一个好老师对孩子们的影响是终身的,村长对此慎之又慎也是人之常情。

    村长皱着眉,冥思苦想学堂的事,一不留心落后了瑶娘一步,视线自然而然落在瑶娘身上,顿时眼前一亮,这不就是现成的人选吗。

    进退有度,端庄大方,自有一种书卷气,虽然嘴上说只认得几个字,可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姑娘是在自谦。

    他两步跟上了去,语气藏着一丝兴奋,“姑娘,你有兴趣去蒙学当夫子吗?”

    “我?”瑶娘吃了一惊,“我没教过学生。”

    村长劝道:“没教过学生也不碍事,人都有第一次,老朽当初也是赶鸭子上架现学的。给学生开蒙只需读完《三字经》和《千字文》即可,姑娘想必都学过吧?”

    瑶娘点头,何止是《三字经》和《千字文》,四书五经她都背的滚瓜烂熟。

    村长长叹一口气,“老朽也是没办法了,桃花村的人虽说都识字,可单拎出来肚子里都只有半桶水,让他们自己读书都跟要命一样,怎么能让他们耽误了学生。”

    瑶娘想了想,“您让我先想想。”

    她想的是,先往后拖一拖,看村长能不能找到更合适的人,实在没有她再顶上,毕竟给孩子开蒙是件大事,拖不得一时半刻。

    村长心中一喜,“好,老朽等着姑娘的答复。”

    走进了竹林,竹叶在微风的吹拂下沙沙作响,房屋或是零散或是聚在一起,都是竹篱笆围成的普通小院,院子里挂着一些晒干的山货,大多是些木耳银耳竹笋之类的,除了这些最常见的山货,瑶娘还看到了一整张老虎皮。

    村长笑道:“桃花村的密林深处有不少猛兽,一般不会进到村子里,只是偶尔会有那么一两只不长眼的会进村子袭击人,赶不走的话村民只能想法子除掉。”

    村长和瑶娘来到了一个农家小院前,村长大声喊道:“宋老头在家吗?”

    又对瑶娘解释道:“这是你们宋家辈分最长的老太爷。”

    小院的门“吱呀”一声打开了,一个步履蹒跚满头白发的老头拄着拐杖走了出来,抬起枯皱的眼皮,颤巍巍问道:“在的在的,村长找我这个老不死的有什么事?”

    拐杖被磨的油光水滑,可想而知老人的岁数。

    村长伸手一指瑶娘,“我来送你曾曾孙女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