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山路弯弯绕绕,时而爬坡时而下坡,魏大壮赶着老黄牛拉的车,在崎岖不平的山路上悠闲地走着,时不时甩鞭子吆喝一声,自在极了。

    魏婆婆和魏大壮陪着瑶娘一起去村长家,杨春芝在家里面看孩子没有和他们一起来。

    魏婆婆今年六十五了,头发虽然已经花白了,可是眼不瞎耳不聋,走路有力带着一阵风。瑶娘想到了阿嬷,阿嬷还没有魏婆婆年纪大,身上哪哪都疼,走路都累的喘粗气,如果她留在桃花村没有去昭平,现在会不会还活着。

    阿嬷年轻时为家里生计奔波,好不容易儿子长大了,成家立业了,可以歇口气了,结果小孙女出生了。小孙女长大了,儿子儿媳又意外去世了。半生忙碌,劳心劳力,到闭眼都没有一天是享福的。

    想到这,瑶娘心里怎么都不是滋味,情不自禁抱紧了怀中的白瓷罐。

    午后的阳光正好,晒的人身上暖暖的,和山间的清风相得益彰,瑶娘抱着两个瓷罐,坐在牛车上,在山路上欣赏着桃花源中的风景。

    阳春三月初,旱田里的小麦已经长得有小腿肚那么高了,绿油油的一片。水田里有的地方还在蓄水,有的已经开始插秧了。田间地头零零散散长着几棵桑树,等到蚕孵化出来农人就要忙着采桑叶了。

    不同于桃花村外农人的愁眉苦脸,桃花村内的人虽然也在干农活,脸上却多了一份轻松自在和悠闲自得。

    魏婆婆见瑶娘一直在看田地,不由问道:“你以前在外面干过农活吗?”

    她见瑶娘肤白貌美,进退有度,透着一股子文雅气,不像是农家养出来的姑娘,以为瑶娘看这些只是单纯觉得有趣。

    瑶娘点点头,只不过这个农活是在上辈子干的,这辈子她连地边都没踩过。

    此世她在昭平长大,以前家境还算殷实,在城外有几十亩良田,阿爹阿娘心疼她,从不让她下地干活。普通的家务她倒是会做的,在农事上却可以说是一窍不通。

    不过落水撞到了脑袋后,有了上辈子的记忆,才想起她前世在农村长大,后来又考了农学的研究生,如今在农事上虽比不得常年种地的老农,但也算熟悉,相当于半个种田的熟手。

    若在桃花村长久住下去,农活是必须要做的,如果现在摇头否认了,以后还要费口舌解释,瑶娘索性直接承认了这件事。

    魏婆婆有些惊讶,真是人不可貌相,看着柔柔弱弱白白净净的一个小姑娘,原以为是娇养着长大的,没想到居然干过农活。

    不过转念一想,她能一个人带着阿嬷划船来深山老林寻亲,本身就是个胆大有本事的,又怎么可能是富贵人家养出来的姑娘。

    如果说魏婆婆以前对瑶娘单纯是一种怜悯之情,现在倒是多了一分欣赏,不管在哪里,身上有一股韧劲的人总是会更招人喜欢。。

    “婆婆,你给我讲讲桃花村的事吧?”

    她对桃花村知之甚少,阿嬷又只说过只言片语,若找到亲人后在此长长久久地住下去,多了解了解总没有坏处。

    魏婆婆道:“好,那我先给你说说我们的先祖是如何来这里的。

    “我们的先祖都曾是大燕的百姓,大燕朝的朝廷昏庸无道,百姓过的苦不堪言,为了能够活下去,他们带着妻子儿女往深山中逃,希望能避开朝廷的苛捐杂税,后来跋山涉水,意外之中来到了一处桃林,发现了桃林深处隐藏的人间仙境,从此就在这里定居下来了。”

    瑶娘心说春芝嫂子已经和她说过这些了,但她向来是个很懂得察言观色的人,特别是在一个陌生的地方,更是处处小心谨慎,生怕一个不慎会惹人不快,于是依旧是一幅兴致盎然的样子,很认真地听魏婆婆说这段历史。

    有人捧场,魏婆婆说得很高兴,“我们的祖先虽然都是大燕的百姓,但是彼此之间并不熟稔,只是偶然聚在了一起,进了桃林中以后,他们为了争抢土地和水源大打出手,到最后弄得桃林血流成河,好好的人间仙境被祸害成了人间炼狱,比外面的大燕还要可怕。”

    “后来山神被激怒了,降下天罚,山崩石裂,草木一夜之间枯死大片。为了平息山神的怒火,争乱迫不得已停止,所有人被迫聚在一起商议解决的办法。”

    “山神?”瑶娘嚼着这几个字,昨日春芝嫂子也提到了山神,看来山神在桃花村很受人敬仰。

    “对,我们桃花源中是有神仙的,山神保佑这里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我们才能生活得美满和乐,每逢初一十五家家户户都会给山神上几柱香。”

    说到山神,魏婆婆一脸虔诚,“山神慈悲为怀,即使先祖犯下大错依旧原谅了他们。在山神的示意下,先祖们各选了一个不相邻的地方住下,耕种生活互不打扰,这就是现在的桃花村了。所以桃花村不止你见到的这么一小块地方。我们家住的地方叫小河滩,村长住的地方叫乱石沟,除了这俩,还有黄石岩、老榆树、大竹林、小竹林等等十来个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