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数日后,甫一下学,正候在书堂口的桂儿就对清回道,“姑娘,范公来啦,主君遣了小厮来通知我,让你下了学就过去呢。”

    清回霎时激动了起来,“那快过去。”边说着还不忘遣了身旁一小丫头帮她把书具送回园中。

    “兄为学精勤,属文典雅……”还没靠近书房,就有远远的声音传来。

    看到一丫鬟正想端茶进去,清回叫住她,“给我吧。”

    书房内,范公与晏父一左一右居主位,正在讨论教育风气问题,还是范公先看到清回进来了。

    “这便是你家大姑娘清回罢,数年未见,竟已出落成这么大了。”

    清回远远地行了一礼,“范伯伯,好久未见啦。”随即奉着茶走过去,先给范公奉上,又给父亲奉上。

    “这孩子非要跟我过来,我本不欲答应她,”晏父笑着看了清回一眼,“这回赶上文苑兄过来,她倒是赶着儿了。”

    范公开怀大笑,“不过我好似听内人说过,整个汴京城最拔尖儿的闺秀啊,一是曹武慧公家的孙女,另一个就是你家小清回了。”说着看了晏父一眼,“说到底还是元舒兄教导有方啊。”

    一时屋中三人都笑出了声。

    “要我说,文苑兄还是暂住在我府上罢,一来你住所距书院路途较远;二来书院中的空房需得拾掇几天,况且也放不下许多东西;三来我这府上只有清回与我两个主儿,尚有几个园子空着呢。”

    “那是最好,我也不与元舒兄客气了。”

    于是范公就在晏府选了个较偏远的园子暂住下来。

    说是暂住,其实大多时间都还住在书院中,勤勉执教,以身作则。

    *

    这日下晌,晏父差人把清回叫来了书房。

    “阿回,这篇文章,”晏父边说着边把手中书信封好,“你亲去应天府书院给你范伯伯送去。”

    “江平在府衙办事尚未回来,淮引被我派去通判处了,其他人我不放心。况且为父也想让你看看,男儿家的官学是什么样子。”晏父说的这二人一是晏府管家,一是心腹仆从。

    清回虽是女子,进不得书院读书。但自小在受教上,晏父从不拘着她。每有好文章策论,庶弟能读到的,清回也能读到。如今身在南京,不比京城对女子苛刻,书院又请来了天下闻名的范公,晏父便有心让她也去长些见识。

    “是,”清回看着父亲,心神激荡。

    扮成男儿模样,从晏府马车上下来,清回第一次站到了应天府书院门前。

    以前也曾远远看过这书院,也曾幻想过,若自己是男儿身,是不是也能上得了书院,考得了功名。

    浅叹一声,清回便径自从大门走了进去。

    经影壁,过牌楼,便有一殿,名为大成殿。走近发现殿中主祀孔圣人,于是清回进去庄重地拜了几拜。

    再向北走,是明伦堂,此时正有一先生在此讲儒学。清回怕有打扰,忙从一侧门进去,到了东边儿厢房。

    清回极目远望,一排排都是厢房,心里不由叹气,这如何分辨范公在哪啊。一时想起这儿不会就是斋舍吧,冷不妨地打了个寒战——都是男子住的地方,她一个姑娘家出现实在于理不合,便立马就要原路退出去。

    “小兄弟,看你去又复返,可是寻人?”突然有一人从后叫住了她。

    清回缓缓出了口气,镇定一番,方回过了头。

    “……劳烦问一下,范公现在何处?”说着抬首,却是一怔。

    眼前立着两个少年,问话的这位谦和儒雅,文质彬彬。但让清回怔住的,却是他身旁那位——

    身长玉立,清俊非凡,清回一眼就认出,此人正是数月前、践行宴后,她在酒楼的走廊里回头望见的少年。

    心又不受控制地跳的飞快,清回不由得攥住了袖摆。

    那少年亦是一怔,不知是看出了眼前人是女儿身,还是想起了数月前那一面之缘。

    “这倒是缘分,”问话的少年温和一笑,看了眼身旁的男子,“子皋正要去寻范公,此行你们顺路。”

    清回道了谢,然后拿眼去看那人。

    一时间两道目光都聚集在了那人身上。只见他轻点下头,道一声:“请。”然后微一抬手,示意清回跟上。

    清回再道了句:“多谢。”复又向着问话那少年请了个安,一时不防,做了个女儿家的万福……然后转头跟上。

    清回望着身前人的背影,思绪纷飞。

    如果不知第一次看到他时心跳为何,那从别后数月的不时想起,到今日再见的难以平复,也该心如明镜了。

    她晏清回,芳心动了。

    再不敢看眼前人的背影,清回收敛眼睫,想让自己镇定下来。

    脑中“有匪君子,如切如磋”与“于嗟女兮,无与士耽”交替出现,清回闭目长叹,儿时诗经读多了啊。

    想来想去,最后韦庄的《思帝乡》浮上心头,清回轻咬下唇,心道,“人活一世,定要为自己尝试一把。”

    正想着,就到了范公所在的厢房,彼时无课,先生正伏在书案前。

    少年敲了敲半开的门,范公也没看来人,只道:“进,”手中仍在疾笔。

    待二人进去了,他方才看了眼,“是子皋来了啊,”然后看向少年身后,“咦”了一声,“这……”

    清回这回学聪明了,随着少年也执了个弟子礼,“范伯伯,家父有书信,旁人信不过,派我送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