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杨羽给郑虎的指示是: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要充分发挥我军船小好掉头的特点,机动灵活。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跑。以骚扰打击为主,隐蔽接敌,保护好自己。

    杨羽带了十几个战士把守着东南进山的主要路口,郑虎带领二十多个战士把守北山口。刘德利带领一千多战士在地洞中坚守着地洞。

    把地洞的几个洞口利用起来,重点是栖霞山方向要留有撤退窗口,部队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好向栖霞山撤退。栖霞山有严雪和魏梅带领百花队加500多男兵防守。

    杨羽和一个战士在离山口300多米的一个山坡上设立了狙击阵地。这是一个光秃秃的小山包,四周百十来米内没有大树和树林,只有一些小的一丛丛的一尺多高的小树丛。杨羽选的地洞远离了这些小树丛,在一处周围没有任何遮挡物的土包后,他炸了两个相隔十几米的相连的地洞每个洞都能藏两人。旁边还炸了一个猫耳洞防备日军的炮击。杨羽和小兵两人猫在洞里观察着日军的动向。

    一个中队的鬼子从山口处向山上走来,当先的几个前锋慢慢地边走边观察走得很慢。

    杨羽放过前锋用望远镜搜寻着后面大队的日军情况,只见这队日军都是简单装备没有重火力。看来只是执行搜寻任务的。

    杨羽装好消音器趁着一个腰挎战刀的日本军官转身时开了一枪,只见那个日军的脑袋噗一下就炸开了花,脑浆鲜血撒了周围日军们一脸。

    杨羽为什么这个时候打?这是有讲究的,一般狙击手就怕敌人发现自己的位置。如果一个人站在那里被击毙了,人们就会从他的弹着点发现子弹来的方向,从而找到射击位置。这时狙击手就很危险了。另外阻击手的隐蔽点,一定要选不起眼的地方,那些每个人都认为好的地方,一定不是阻击手隐蔽的位置。

    杨羽这一枪是在敌人转身时击发的,那时人是在动的。这一动就不好确定子弹来的方向、位置了。

    “敌袭”日军士兵急忙都趴在地上向周围看着,半天再没有什么动静,日军几个军曹站在那里模拟查看着子弹飞来的方向,一个日军指向了杨羽他们俩的方向。杨羽低声说进洞,俩人躲在了猫耳洞里。日军一会就向这个方向打起了掷弹筒,几处树丛都被日军当成打击目标,一时间树丛都被掷弹筒炸的东倒西斜。日军打了十几发看看没有了什么动静,就派出了十几个日军前来查看。

    这时另一面的战士们也开始了射击,“噗噗”十几枪过去日军倒了一片人,光看到人“扑通,扑通”往下倒不知道子弹是从哪里来的。日军暂时退了回去。

    不一会日军的炮弹就飞了过来,向树林里、山坡后,毫无目标地打着。杨羽和那个小兵躲在猫耳洞里听着外面震耳欲聋的炮弹爆炸声,心里充满无奈。落后就要挨打,这是世界上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

    炮击渐渐停了下来,杨羽伸出头看了看外面,鬼子还没上来只是有两架日军的飞机飞了过来。两架飞机飞到杨羽他们头上后,降低高度在低空盘旋着,看哪里不顺眼就是一顿机炮的炮弹,嚣张极了。

    杨羽看着飞机下意思地把手伸进衣兜,摸了摸后又把手拿出来看看自己的手,想一想然后把自己的38步枪拿过来,举着枪透过瞄准镜看着日军的飞机。日军飞机转了几圈都没有发现有八路的影子,就又降低飞行高度离地面只有一百多米高,低空侦察着。飞着飞着就冲杨羽的方向飞来。

    杨羽就等着这个时机,他看着日军飞行员的脸在瞄准镜里越来越大,在三百米的距离上杨羽开枪了。只见那个飞行员的脑门上,突然多了一个小眼儿。他的身子突然一挺,扶着飞机拉杆的双手一拉,飞机一下就昂起机头向天空飞去。在天上画了一个大大的圆圈后一头撞在远处的山上。

    另外一架飞机的驾驶员不明所以,惊愕地看着那架飞机的表演,直至飞机撞在山上才知道是被土八路把飞机给打下来了。急忙拉高跑了。

    日军旅团长小林光一大佐,在山下的指挥室正等着飞机侦察的报告,听说自己的飞机被土八路给打下了一架,吓了一跳。

    还头一次听说飞机被步枪打下来,他气得下令开炮,成吨的炮弹飞向附近的十几个山头,把各处的山石炸的分崩离析。

    日军的炮火打了一个来小时才渐渐停止下来,这一天日军再也没有进攻。

    其他几处的日军也同样遭到特战队的打击,刘德利他们依托地洞口和在野外挖的藏身洞,神出鬼没地偷袭着日军。这里打一枪、那里打一枪,枪响就有日军士兵倒下。一天时间里鬼子死伤四五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