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回到教室的时候,第一堂课上的什么,柳如烟根本就没有往心里听,此时在她脑子里盘旋着的是近距离看石强其实比石岩好看多了。那个时候形容男孩子还没有古铜色一词,只是在柳如烟的心里这样的肤色就是健康的肤色,像瀑布一样的刘海发型罩在了脑门上,眼睛也是很少有的男生的双眼皮,鼻子和嘴唇的安排也是那么的恰到好处,好到让人觉得是一件艺术品一样。身体也比石岩要魁梧一些,样貌比石岩要帅气一点。现在看来石强真的是一个非常不错的男孩子。而且石强的父亲是学校的教导主任,老师们见到他的父亲都卑躬屈漆的,石强捣蛋老师们有的时候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能管则管,不能管则不管。当然石强和石岩的学习成绩还是石岩要好很多。他虽然是好多坏事情的出谋划策的人物,但是学习他没有落下。石强每次都是事情的操纵着,因为他不怕被老师和家长惩罚。他们俩的“铁关系”也就一次次的在犯错误中越结越深。

    在青春萌动的时候,小小少女心中不明不白不清不楚的感觉就这么的被那次的一拉一扯给点燃了。从那以后的好长时间,柳如烟开始注意起了石强的一举一动,也正是因为那天的那个事情,同学们中间也开始传来了,说,石岩喜欢欧阳小玲,石强喜欢柳如烟。不知道在他们的心中什么叫爱,他们可能此时也真的不懂什么叫爱,但是年少无知,两小无猜的他们在一起上学一起回家的一朝一夕中一点一点的用眼神来捕捉他们心中需要的关怀。也可能就是一个回眸的笑脸,也可能是一个剪刀手。还可能是我给你带一个水果那么简单。

    欧阳小玲的爸爸是市钢铁厂的职工,常年在单位上班不在家,家里只有她的母亲和两个姐姐,还有一个弟弟。她排行老三,但是她是他们家三个姑娘中最好看、最漂亮的一个。正是因为有了姐姐,所以欧阳小玲穿的衣服大多都是姐姐们替换下来的,虽然不是太新,但是可以用多而著称。这就是柳如烟比不了的地方,柳如烟是她们家老大,弟弟和妹妹还指着穿她穿过的衣服。而她的衣服就要看爸爸妈妈了。一般都是妈妈用大人穿过的衣服或者是布匹给她做的。柳如烟的母亲可是剪的一手好衣服。年轻的时候也是上进的青年,专门学过裁缝,因此也算是手巧的很,缝缝补补呀,衣服大改小啊什么的,那都是手到擒来的事情。

    记得有一年冬天,天气冷的时候,大家都穿的比较多,柳如烟就穿着妈妈给她做的大红花的棉衣去上学,领子还做的是那种像旗袍式领。按说是比较时尚的样式,但就因为这件衣服,欧阳小玲还嘲讽她:“现在人家说还穿这样的衣服?太傻了”柳如烟看了看自己的穿着

    (本章未完,请翻页)

    和打扮,真的没有一个地方是让人满意的,马尾随手一抓,上身红棉袄,是那种红底白花的棉袄,衣服的领子处还是旗袍的对门禁扣子,下身穿蓝竖条纹灯芯绒裤子,而且还能看见的是裤子里面套着厚厚的棉裤而显的很臃肿。脚上穿着妈妈给手工缝制的黑蓝色的灯芯绒的布棉鞋。所有这些在这之前柳如烟都觉得只要是吃饱了、喝足了、不冷了就可以了。但是她听了欧阳小玲的话以后,再打量一番,才发现眼前这个俊俏的人儿发型都很是给力,她长长的顺顺的马尾像是中了魔法一样的听话,直直的,欧阳小玲把它扎得高高的,用一根粉红丝带绑起来,从后面看就像是有一只漂亮的粉蝴蝶爬在了她的发髻处。身后的人老远老远就知道是她。这在整个学校里唯一个梳这种发型的女孩子。前面的刘海也是那么的恰到好处的留在了眉毛处。她的脸型是那种长脸型,所以她的刘海就是那时时下里特别时髦和流行的琼瑶剧里《梅花三弄》女主人常常梳的刘海,一丝丝一缕缕的若隐若现的留在脑门处,似有非有的感觉让人都不禁想多看两眼研究研究。上身穿着的是一件粉粉的夹棉的棉质的外套,配上上细嫩的皮肤和灵动的单眼皮,真的想要多看两眼。穿一条姐姐退下来的牛仔裤,虽然有点肥,但是很笔直的。脚上的也是一双姐姐退下来的有不知道多少折痕的皮鞋。但是它在别人的眼里终究是皮鞋,不是妈妈手工缝制的灯芯绒的布棉鞋。在柳如烟的心里,在这个装扮上她就输掉了一大截,她甚至有点质疑自己的父亲为什么就不是一个什么厂的职工,为什么自己就不能有姐姐,可是她也挺懂事,没有在父母姊妹的面前说过这样的话,只是在心里想想就过去了。

    在农村,吃早饭的时候都是坐在自家门口的大街口上,东家长西家短的,你家吃小米蒸饭,我家吃窝窝头,你今天挣几个公分,我今天幸运做了两个公分。这些无非就是早饭大伙聊的话题。偶尔要是谁家端出来的碗里能见到大米的都是少有的。要知道在当时能买的起大米的都是需要在过节或者家里来人了的时候才做好了吃的。平常的日子里都是小米牢饭,拍两根自家菜地里种的黄瓜拌西红柿就好了。就这样他们也觉得非常的满足。至少不用再向父辈们小的时候的那样缺吃少穿,饥一顿饱一顿的。所以一般柳如烟弟弟和妹妹要是有剩饭剩菜的时候,父亲柳如烟一般会统统把它们都包圆了。柳如烟看在眼里,悄悄的记在了心里。看着父亲和母亲每天的早出晚归劳作,还要供他们姊妹三个上学,有的时候她都能感觉到父亲柳树的难处。

    记得有一次学校让交学费,虽然说是九年义务教育,但是每年也得象征性的交一些学杂费,当年的学杂费是14元

    (本章未完,请翻页)

    钱,三个孩子就是42元钱,早晨回去跟父亲柳树说,柳树满口答应了。吃完早饭了,柳如烟和柳勇和妹妹柳如娟就干等着父亲给钱,柳树说:“你们等一下,我出去一下。”姊妹三个人像是平常没事人一样在家里大脑嘻嘻,稍微大一点的柳如烟知道父亲肯定是出去借钱了。老实巴交的农民干了一辈子了,一个月也挣不了几个钱,全挣的是公分,就算是一年下来挣了不少的公分,也是最多发一些二股筋背心呀、水缸之类的奖品,大不了在村大会上表扬表扬。全村人都知道柳树是爱劳动的模范。但这些跟现在实实在在要掏出钱来给孩子们叫学校的学杂费是不相干的,是不起作用的。踏实肯干的柳树农忙闲暇时间,还会到房屋背后不远的大山里去挖药材,有一阵子药材回收的价格还是非常合理的,出去一趟,回来洗过晒干称斤后能换的来两个零花钱,可是后来去的人多了,也就挖不了多少回来了。慢慢的回收药材的人也就不怎么来了。他就又寻思着大山里的宝贝可多了,就又寻觅着到大山里捡宝贝,果树上有点果子到了季节了就打回来让孩子们吃,有杏给孩子们吃,杏弧取出来给洗干净晒干了就能卖,那也是天然的杏仁啊!也多多少少的能挣几个零花钱。反正在农村肯劳动不懒惰总是能活了的。至少到现在养着一大家子的柳树虽然有的时候确实是紧巴,但是前前后后总是能过得去的。而且心里还甜滋滋的觉得现在的生活比过去要好不知多少倍。

    不一会儿的功夫,柳树手里攥着的5张10元钱回来了,姊妹三个人的统一都交到了柳如烟的手上,钱已经有点潮潮的了,但是接过来钱的柳如烟还是非常的开心。柳树说:“你去了先交给老师,老师找给你之后你再去给弟弟和妹妹交了。一定要拿好啊!

    柳如烟满不在乎的说:“知道了。“

    拉着弟弟妹妹走出去好远了,还听到身后喊来:“拿好了,别丢了。”

    走到学校拐角扭头回望的时候,发现父亲柳树依然像一颗大树一样屹立在那里,眼睛和深情直勾勾的看着他们的背影,好像是要把视线一直随着柳如烟手中攥着的钱延伸到老师的手中,看到老师在已交名单中书写上柳如烟的名字才放心了。柳如烟顿时也觉得钱真的很重要,父亲的慷慨很伟大。他不知道是去了几家才借来了手中的这几张皱巴巴的潮乎乎的钱。但是此时的钱拿在手上承载着的是父亲对我们好好学习的鼓励和红着脸求着别人借钱的那种无奈。柳如烟此时暗暗的在心里记下了此时内心不太平静的心情,发誓要好好学习将来拿成绩回报这一切。总要有让自己和父亲骄傲的时刻的。大步的拉着弟妹超学校走去。

    (本章完)

    m2.yqxs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