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转天,天气良好,阳光明媚,李嬴玉却在这一天召集了后勤守备师的第一第二旗团,宣布为了体恤前线将士的浴血奋战,减轻其负担,后勤总署决定,组建特别运粮队,为身处桑原,沃野等险要边境的部队运送粮草。

    而这支运粮队的成员就是之前那些煽动营盘闹事的兵痞。结果这支特别运粮队,仅在上路的第三天,就因为山路险峻,雪地湿滑,两车的粮草落入了山涧峭壁之间。

    李嬴玉以此为借口,大发雷霆,不仅将两大旗团的长官好一通刮斥,还将那负责运送之人,打了数十军棍。

    两大车粮食,不过两千来斤算上运费换算成银钱也不过才十两银子罢了。为了这区区十两银子的货物就将动用这等严酷军法,实在是太过严苛。明眼人都知道,这是这位李大人再借机报复。

    但那又如何,官大一级压死人,就算其摆明了是要整你,你又能如何。运粮不力,贻误战机,这罪名本身就可大可小。李嬴玉以此为借口,大施军法,任谁也挑不出毛病。

    但毕竟挨整的是自己的同袍,营中将士对此多少有些兔死狐悲,然而接下来发生的事,确让营中将士的这种心绪,发生了近乎于根本性的转变。

    几天之后,军中将士赫然发现,这位原本不太爱走动的李将军忽然勤快起来。这几日营中发饷银,而这位李大人却仿佛从天而降,忽然来到发饷现场,亲自看着足分足量饷银落在每一位将士的手中。

    同时她亲自吊唁了历年来战死沙场的英雄,慰问了其家属以及营中伤残的兵士。

    后勤守备师的第一第二旗团原本都是边境守备旗团,近年来,边境战情紧张,军中死伤之人也是不少,李嬴玉对此极为大度,一份份价值十余两银子(相当于五六千人民币)的福礼,每家每户亲手送交。

    尤其是一个曾经为了掩护同伴撤退而伤残一臂,由校尉贬为火头军的老军头,望着李大将军亲自送来的福礼,以及其亲自签发的晋升司务,掌管军需调度工作这等肥差的晋升令,感动的这位年仅五旬的老兵热泪盈眶,他当即表示,今后的军需调度哪怕出了一丁点的问题,便提头问罪。

    大汉极重尊卑,李嬴玉能以四品的高官亲自作这些事,虽然有些做作之嫌,但也足以温暖将士的那颗已经冰凉了许久的大心脏。

    军中将士赫然发现,这位李大人真是个好人啊!而之前其这般欺负一个“好人”,真他娘的太没公德了。

    北疆民风彪悍而又淳朴,没有繁华之地的百姓那么多弯弯绕,简单的好似大萝卜,对北疆幽州百姓而言,一直都秉承着一个最为基本的理念,那就是谁对我好,我就对谁好。既然这位李大人对我们好,我们自然也要好好报答她。

    于是乎,巡逻时,原本懈怠的身躯挺拔起来,迷离的眼神凌厉起来,暗中收藏的那有关于洪五娘的妙语书刊,要不撕毁,要不上交。一切井然有序。就连那曾经引起众将士兔死狐悲之心的那些兵痞,也变成了活该倒霉,谁让你去招惹这位“好人”李大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