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李昭言怀里揣着那封和离书,珍若性命一般,来到门前,从门房老头手里接过包袱。

    “老爷……”门房老头再也忍不住,噗通一声跪在地上,拽着李昭言的衣衫痛哭起来,老爷老爷喊个不停,却不知道要说什么。

    “快起来……”李昭言将包袱背在身上,弯腰拖着老头肩膀,硬是将他拽了起来。

    “我这里还有一块碎银子……”李昭言从袖口掏出一块小小的银子,“最后一次赏你了。”

    李昭言将那块银子郑重的放在老头手里,拍了拍他的肩膀,最后一次将目光放在那围了满满的一群人身上,片刻,低下头,下了台阶,翻身上马,顺着这条他走了一年多的青石地板,慢慢远去。

    门房老头看看手上那块银子,再看看李昭言慢慢远去的背影,禁不住老泪纵横。

    李昭言走后,筠如看着偌大的府邸,只觉得心底一片悲凉。

    她唤来杨嬷嬷,将府里所有的下人遣散,夏季正是多雨的时候,烟雾蒙蒙中,筠如的院子里排起了一条长队,他们都是从杨嬷嬷手中领了银子的,到筠如跟前磕最后一个头。

    筠如端端正正的坐着,一个上午,像是连动也没动一下,等所有的下人都走了,她看着一直站在跟前的杨嬷嬷,问道,“嬷嬷,你跟我回去吗?”

    “跟……跟……”杨嬷嬷眼睛红红的,“只要夫人不嫌弃,您到哪我就跟到哪。”

    清浅端来一杯茶,筠如接过喝了一口,看着满院子的郁郁葱葱和那个已经枯朽的秋千架子,心里说不清楚是什么感受。

    “东西都收拾好了吧,”筠如转头问清浅。

    清浅点了点头。

    “那好……”筠如长舒了口气,仔细理了理身前的衣襟,站起来,“那咱们就,回去吧。”

    “夫人……”杨嬷嬷的喊声带出了哭腔,“夫人,咱们就这么走了,李府可是咱们的家啊。”

    “他不在了,就不是了……”筠如仰头,目光越过墙头看向遥远的天际,许久,才回过头,将杨嬷嬷的手放在手心里轻轻拍了拍,“嬷嬷,别伤心,等生了孩子,我会去找他。”

    杨嬷嬷眼睛一亮,脱口道,“夫人您……”

    筠如对她笑着点了点头。

    筠如带着清浅,王嬷嬷,杨嬷嬷回到了周家。

    二哥的媳妇,明氏嫂嫂是个很温和的人,自从得知筠如要回来,就开始着手整理筠如从前住过的院子。

    筠如回到家时,见屋中的摆设布局和从前一模一样,甚至连妆台上梳子的摆放也是她最顺手的位置,明氏嫂嫂将她带进来时,筠如觉得心头一酸,掉起眼泪来。

    她是出嫁的女儿,又与夫君和离,再回到娘家多少是有些不好,没想到明氏嫂嫂不仅不介意,还这样温和体贴。

    入了秋,筠如的月份大起来,清浅又回到从前做针线的日子,她就静静的在躺椅上轻轻晃悠,看着树上的叶子随着一阵微风,一片一片的掉落下来。

    她回过头,看着清浅恬静的面容,突然想到,这个自小跟着自己的丫头,已经快十七了,到了找婆家的年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