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林明和祝月曦暂时摆脱了追兵,向着逃生船的方向前去。

    我还不知道,她为什么作为正向灵能的使用者,还能以负向灵能通话?林明提出了他疑惑的问题。

    你不也行吗?祝月曦笑着反问。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情况,我的情况和她不一定是同一种。林明说道。

    有少数双向灵能使用者,也就是阴阳眼。祝月曦说道。

    似乎在小小明那里,“阴阳眼”不是这个意思,但是对于不同时代的人来说,同一个词可能有不同的含义。

    我可不是什么双向灵能使用者。林明一边驾驶着单人快艇,一边说道。

    祝月曦呼出的气体就在他耳边,但好在能量使用者的呼吸是香的,或者说,有人用“香”去形容他们的能量场。

    不过这个“香”也只是相对的概念,比如高能级者的“废气”在低能级者看来是“宝物”,低能级者的“废气”可能就真的是“废气”。

    高能级者不太愿意真人露面的原因,还有可能就是不愿意被一些低能级者“揩油”。

    发表一个演说,台下全是凑起鼻子吸气的,那画面太美。

    知道了,你这个宇宙第一怂,巴不得什么事都和你撇清关系才好。祝月曦笑道。

    出门在外,要学会保护自己。林明说道,你说她是双向灵能使用者,你怎么联系上她的?

    祝月曦:不是我联系她,而是她联系我。

    她联系你?

    祝月曦:你知道古代有巫祝这样的职业吧,他们传说能和天人沟通。

    你就是那个天人?

    祝月曦:他们沟通的不是天人,是意识层,现在这个年代你们都叫它深渊。你在意识层中,偶尔能找到其他人意识的寄居之地。

    林明沉默了一会,想起了小小明的事情,祝月曦笑道:我们都是蜷缩在意识层里躲过了宇宙崩塌的侵袭,然后想办法投身崭新的世界,这都要看个人的本事,不是所有人都能成功。

    林明:我在你们那个会议里看到的人,也许不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身体?

    祝月曦笑道:你很有想法,不过那个会议是为转世者准备的,其他人根本没有资格参与。

    林明:那其他人在哪里呢?

    祝月曦:没有人会告诉你他们的意识在何处,没有身体寄托的意识也是飘摇不定的,如果有前世的仇恨,这时候杀掉他们最容易。

    林明:上个纪元的仇恨还要带到这个纪元来,这也未必太过于执着。

    祝月曦:那可不一定,这种情况的死亡率比以前还要更高。

    林明:是因为太孤独了吗?

    祝月曦:也许吧。

    林明:那徐白薇又是用什么方法联系上你的?

    祝月曦:我长得和她想象中的那个神比较像。精神力的搜索不像现实世界有距离的限制,精神力的搜索更像是一种同步的过程。也就是你们所说的唯心主义吧。你所见到的,一定是你渴望所见的,并不会见到别的东西。

    林明:那这么说,我用这种方法也可以在深渊里找到洪信真。

    祝月曦笑道:你确定你真的要找他?用这种方法找人,前提你必须是精神力天赋异禀者,我也没有这种本事。这样的人极其少见,就算是有那么几个人,有时候也会被自己的精神力误导,以为自己看见了神迹,反而精神失常。

    林明并不觉得自己是精神力天赋异禀者,他感觉自己更像是被掐断了精神力的水管,所以才没有任何灵觉感应。

    他现在使用的灵能,看起来似乎无穷无尽,但也许只是一个小蓄水池中的东西。

    林明:在你觉醒之前,你也并没有和深渊产生联系。那时候你是怎么过的?

    祝月曦:就和任何一个新生代一样。一个纪元里,新生代的人数总是最多的。

    林明:新生代的精神源头又从哪里来?

    祝月曦:这是一个传说。传说意识层的深处,没有人能到达的地方,那里就是灵魂的起源。

    林明:为什么没人能到达?

    祝月曦:你能问出这样的问题,还没有在深渊里走远过吧。

    林明:没有。

    祝月曦:深渊下潜也是修炼灵能的方式,即便对我们这样的人来说,也有锻炼的好处。以前的修行者把这称为打坐,有时候走得远了,一打坐就是好几天。

    林明:我听说有人能在深渊里看见光。

    祝月曦:没错。所谓的光,其实就是自己,修行的第一步,只是在深渊里找到自己。然后,当自己的内容越来越丰富,细节越来越清晰,可以反映一个人修行的状态。

    林明:你说的是灵能支点吗?心灵的原点,一切心灵力量的支撑点。

    祝月曦:公国的教材上是这么解释的。

    林明:那我看有些灵能的修行方式,岂不是在教人如何塑造心灵的形态。如果都那样去塑型,得到的都是千篇一律的形态,岂不是有些奇怪?

    祝月曦:不奇怪,其实你知道这东西叫什么的。

    林明:宗教?

    祝月曦:只可惜大多数人会把自己想象成某个超凡存在的附庸品。如果塑造了这样的心灵,也就塑造了自我实现的预言,想改过来也是很困难的事。

    但宗教首先是某个成功者所走过的路,别人走过的路,总比自己去摸索来得容易。

    一些宗教就是批量生产心灵的模板,如果按照指示进行修行,多数人也可以达到中等的水平,所以如果对自己的要求不高,确实可以这样做。

    林明:难怪我看有些佛经上说人人都是佛,不要执着于相之类的话。

    祝月曦:虽说不执着于相,但其实还是执着于佛相。

    林明: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

    祝月曦:凡有道者,说到底还是量产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