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二天,两个人黑着眼圈起床,刘天华送张婷婷到火车站,幸好分校这边有十几个人去北京总部培训,其中就有同一个组的老成。

大家一起乘火车去,虽然路途遥远,但总算有个照应。

一个月面试助教结束后,刘天华投入到课程销售当中。

刘天华主要对接的是浦江学院这个学校,以前这个学校贡献了分校很大一部分生源。

可是后来公司销售主管带着自己的几个干将辞职自己创办了通天公考,他凭借以前的销售网络和人脉关系,很快把浦江学院的生源引流到了通天公考。

就是因为原销售主管的跳槽,使得江苏分校元气大伤,当年就少了一千多万的营收。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北京总部把江苏分校的校长调到了青海分校当校长,派来公司骨干名师吴宇轩主抓江苏分校的工作。

这次公司下了很大决心,一定要把浦江学院生源夺回来,这是一场狭路相逢、刀刀见血的白刃战。

为什么这么重要的任务落在了刘天华肩上呢,实际上原来大家也通过各种营销手段争过这块地盘,但是以失败而告终,十几个销售也因此被辞退。

老同事都不肯接这块硬骨头,所以落在了新人。

销售主管已经和刘天华谈过话,说他非常优秀,本来按照学员助教评分他也有机会去北京进行主讲老师培训,但无奈总部卡得很死,名额有限。外面学员报班也是看老师是否是名校高学历,这也没办法。

现在自己把浦江学院这个项目完全交给刘天华,让他先写一份浦江学院的营销计划,不用给自己看,直接呈报给吴校长。

自己才来没几个月,就可以直接向分部校长汇报工作。以前刘天华想都不敢想,更没有与吴校长有过任何私下里的交流,只是在一次早上上电梯的时候与吴校长打过一次招呼。

刘天华在浦江学院考察通天公考的各种宣传营销手段,又问了以前的老同事的一些营销方法,根据浦江学院的实际情况,觉得后面营销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开展:

一、组建“浦江学院海报队”,让学生兼职给我们贴海报,还可以扫楼发传单。

二、让名师免费在浦江学院开公开课,吸引学员来听,然后建群引流,推销课程。

三、发挥“传带”效应,每成功介绍一个学员,可以抵五百元学费,让学生抱团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