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话说高大河拿着黄河医学院的“外科进修合格结业证书”高高兴兴回到西南分院报到上班时,进门就听到一个令全院震惊的消息:王院长已经在两天前被南山区政府任命为南山区卫生局局长,昨天王院长已经交接完医院里的工作到卫生局上班去了。听到这个消息的高大河,无异于晴天打了个霹雳,本来想进修完成以后,在王院长的领导下干一番事业,王院长怎么说走就走了呢?让人一点心理准备也没有啊?一时找不着感觉的高大河,一种莫名的失落感萦绕在心头不时打转。

问题是王院长走了还不算,上级为了照顾夫妻两地分居,段红于高大河去进修不久就调到淄水市中心城区一家大型企业医院。本来高大河和那个年轻的段副院长相处的还可以,至少在工作上得到过段红的许多照顾,这有点祸不单行福不双至的味道吧?今后的路怎么走啊?高大河有点为难了。

接替王院长主持工作的是原来西南分院防疫科的负责人孙尔民。

这个孙尔民毕业于防疫转业,平时文质彬彬的,做工作很认真,多年来把龙潭公社的防疫做的井井有条。但是,这个孙尔民在做人上有点软不邋遢的,说好听了是个老实人、实在人,说不好听了就是个打酱油的二哥,做事有点婆婆妈妈的,在许多事上黏黏糊糊的抹不开糕,按说这样的性格不适合干管人的工作。王院长不知是怎么想的,怎么就把这么重要的担子交给孙尔民来承担呢?王院长是否是糊涂了?

俗话说得好啊,狗有狗道,猫有猫道,小鸡尿尿各有其道,笨人有笨办法。这个孙尔民知道自己在对付人上有些不行,就请那个放射科的高连安给他当参谋,大事小事和他商量。知道自己不行,请一个人来帮助自己出谋划策,这不失是一个明智之举。关键是你要找对人,要了解这个人的一切品行,茫茫人海中,像诸葛亮那样为了刘备的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贤者总是少数。

这个高连安是马贵华的丈夫,原来是淄水市中心医院的放射科主任,本来也算得上是社会的上层人物,只是不小心那个小弟弟犯了点错误,和一个军人家属弄出了动静,为了保护军人的利益,也是出于保护高连安,被上级下放到山区医院来充实基层医院的业务力量。夫妻二人刚来到西南分院时,满腹牢骚,充满了抵触情绪,这也是可以理解的。后来因为王院长把这个计划生育工作搞得很出色,上级给西南分院下拨了一个“国家级劳模”的指标,王院长出于照顾老同志,也是为了平衡夫妻二人的心理,就把这个指标给了马贵华,二人这才安稳了下来。

得人心者得天下,只有心里装得下天的人才能得到天。试看当年那个受人尊敬的改革开放的设计师老人,三起三落,最后一次出来主持大局时已是稳控天下,他老人家以国家利益为己任,没有半点报复心理,多次强调做大事者以人为本,在对待人的问题上要慎之又慎,首先提出了停止批判那四个人的运动,把主要精力放到经济建设上来。要知道那四个人当年可是他老人家的死对头,曾经欲对其置之死地而后快。老人家君子不计小人过,这是何等的气魄和胸怀,由此迎来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大好局面。

当然,这个孙尔民和那个老人没法比,但是在做人这个问题上将大比小是一个样,道理是相通的。

这个高连安给孙尔民出得第一个主意就是,先把那些曾经和自己过不去的人整下去,给他们点颜色看看。这些所谓和自己过不去的人明着是指和孙尔民过不去的人,实际上高连安把和自己过不去的人都加进去了。这也难怪,在这个人头攒动的世界上,明着是人,暗着是鬼,尔诺我诈,勾心斗角的人大有人在,你要想把谁是你的敌人谁是你的朋友完全分出来,那还真是一个大题目。遗憾的是,孙尔民院长就把一个这么难做的大题目揽到自己的身上来了。

外科大夫王二平是本地人,当年很受王院长赏识,让他当医疗组的组长。当红时这个王二平看不起孙尔民和高连安,有点欺负外地人的味道。按说这是阴消阳长、阳消阴长的自然规律,是些婆婆妈妈的小事,拿不到桌面上来。可是这个孙尔民和高连安就是拧成一块和王二平过不去。具体操作就是,天天下班以前趴在院办公室的窗子上看着那个王二平有没有早走,一旦发现王二平早走,立即在点名册上划上早退,一清二楚的记录下来,第二天在医院早会上点名批评。光批评还不算,还得扣工资。这一弄王二平顶不住了,家中一大摊子事呢,不让早走怎么帮助老婆种地?王二平一看不是来头,见风使舵的赶紧服软认输。一看到王二平老实了,孙尔民和高连安乘胜追击,顺便把他那个医疗组组长也给撸了,直接换上孙尔民的老乡李乃正来干。孙尔民一时势头无二,气势很猛,来势汹汹,识时务者投怀送抱,会看风向者巴结逢迎趋之若鹜。

得到甜头的孙尔民乘胜追击,随即向那个趾高气扬的张秀敏开刀。

这个张秀敏是个女的,去年刚从琴岛医学院毕业。琴岛医学院是SD省地面上同行业的老二,按说这样的学历应该分配到市级医院没问题,可是领导不知是怎么想的,在那个到处缺人才的时代,把个名牌学校毕业的人才分配到这么个燕子不拉屎的小地方来,实实在在是大材小用了。领导可能是按照“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最高指示公事公办来的;也可能是本着把人置之死地而后生,只要有压力才能有动力,逼着你找人搞调动,领导从中取事。天有不测风云,最难测的是人心,领导上见多识广高瞻远瞩,天知道他们是怎么想的呢?

张秀敏学历高是一,再加上不想到这个山区工作,逆反心理可想而知。可能是年轻吧,他把自己的一切不痛快都发泄到人上来,整天趾高气扬,对谁也看不起不说,对工作吊儿郎当,应付了事。孙尔民和高连安对张秀敏祭出的第一刀就是让张秀敏去消毒。

在大医院里都有一个消毒科,全院的医疗用品都到这个消毒科里来消毒。咱这小医院里人手有限,专门按一个消毒科没有那么多的人,也用不着,平时只有一个消毒工专职干这个活。医院里原来这个消毒干是个五混,加上干这个活很窝囊,平时累的汗流浃背的,被烟火熏得鼻脸乌黑,经常找理由请假休息。话说这个孙尔民为了收买这个消毒工,为了整治这个张秀敏,安排张秀敏到消毒房帮忙三个月,这一弄热闹就来了。在安排张秀敏消毒的同时,孙尔民还给了那个专职消毒的五混三天假,说是让他好好休息休息,可以说这个新官上任三把火的院长把拿着活人买人情的买卖做到了极致,要不然怎么叫他二百五呢?

这个张秀敏虽然是个女的,但不要忘了她是个大学生啊,加上是城里人,绝对不是省油的灯。对这种人你必须捧着哄着才对,无缘无故的你让她放下大夫的架子去消毒,这是多大的欺负人,这简直就是侮辱人格。从法律来讲这样做是违法的,国家讲究的是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人尽其才,物尽其用,都什么年代了?你把好端端的一个名牌大学毕业的大学生让她去消毒,你还不如杀了她。但是贵为院长的孙尔民连这么个简单的道理也不懂,还沾沾自喜的认为自己聪明,找到了整人的办法,杀鸡吓猴,让全院人看看,从此不敢和院长作对,这工作不就一下子上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