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爪哇岛,如今又被称为宋岛。

    这个名字不是官方的,而是当地人自己取得名字。

    而且这个名字还是最近几年才流行开的,比当初的爪哇国、满者伯夷还要响亮一些。

    叫宋岛的原因,自然是寻找与中原的联系,遍数古今这里也就是和两宋的联系比较紧密。

    同时爪哇岛也是两宋最大的商品倾销地之一,如今都还保留着许多当初宋朝商船的痕迹。

    眼看着别的地方的都开始寻找跟中原的联系,想尽办法的向中原的商人招商和开发旅游。

    爪哇自然也不能闲着,深挖历史文化积淀,竟然以非官方的名义将整座岛称之为宋岛。

    而且在周边海域还打捞了好几艘的宋代沉船,将这些沉船修了座沉船博物馆。

    也不知道从哪里翻出了一些宋明时期的诏书、圣旨,一起的展示了出来。

    算是坐实了宋岛的名头,确实引来不少中原的大商人在爪哇投资建厂。

    郑毅登上这座岛的第一印象,就是爪哇岛不像很多地方那样走现代风。

    而是大量的水泥混凝土彷古建筑,建筑风格自然走的是两宋的风格。

    两宋是经济大爆发的时代,海上贸易极为的发达。

    等于是一己之力开拓了海上丝绸之路的诞生。

    如果说最早的大航海的运动。

    说是南宋开启的也不为过。

    爪哇这边如今的两宋风格,比起中原都要浓厚的多。

    建筑风格走的是这样,日常的各类装饰、服饰等,也都是走的宋风。

    上街之后看到的都是改良的两宋服饰,就连郑毅和纪灵昀、康红姑都是惊讶不已。

    这座岛的经济其实不断发达,毕竟资源算不上极为的丰富,地形条件也算不上特别的优秀。

    农林牧副渔基础行业是支撑,然后就是港口和沿海的基础加工,相对来说也算的上繁华二字。

    只不过比起迅速崛起成为南洋中心的星城,数百年扼守航道的满剌加,暹罗河口的新兴城市曼谷,安南北部升龙府等,还是差了不是一点半点,就算是跟吕宋岛的崇圣城相比,也是没办法相比。

    好在这边有独特的自然风光,过往的商船喜欢停靠在这边呆上十天半月休整。

    也让这边的经济发展始终在稳步的提升,再加上正在修建大型机场枢纽。

    等到飞机正式与中原地区连通之后,相信很快就能够获得一次大爆发。

    爪哇的北部是婆罗洲岛,如今是大华的渤泥行省,相比较还不如爪哇岛。

    渤泥行省这边面积很大,发展也呈现出极度的不平衡,主要的表现是西北部经济发展迅速、农工商业发达,中部和南部的发展比较迟缓,甚至还存在大片的无人区,无人区中还有一些死活不愿搬出来的部落在里面生活。

    东北部那部分则是和巴拉望府联系紧密,扼守着前往吕宋崇圣城的道路,也能凑合着过下去。

    一座岛三种发展态势,让整座岛的本地民族就出现了不少的矛盾,尤其是针对于北部地区。

    西北部是以华夏民族族裔为主,也就是汉人为主力,开展远洋贸易、港口和石油开采。

    南部这边不是没有汉人,只是当地的原住民占据很大的比例,自然就会觉得不服气了。

    东部则是依托巴拉望,不理会南部中部,也不稀罕搭理西北部的事情。

    可以说这里的管理,让派驻的官员都愁掉了头发,怎么下手都是不对。

    本来的策略就是先发展西北部,然后调集其他地区的资源支撑起来。

    可折腾不动,最后也只能大批的迁移汉人和汉商过去发展起来。

    后来再想发展中部和南部的时候,西北部这边的人又不干了。

    想怎么发展怎么发展,但是别牺牲西北部去发展南部去。

    就这么着矛盾越来越激烈,再加上当地土着都不是同一民族。

    是同一族裔的,也因为信仰不同而根本就尿不到一壶里面去。

    在这样的互相敌对之下,五年前的1641年,发生了一场南北混战。

    倒不是说动刀动枪去打,而是聚集斗殴、阻挡互相的船只停靠,驱逐对方的商人和商铺等。

    当时大战才刚刚开始,朝廷政务院和军部当即震怒,直接将婆罗洲大小官员全都给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