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过了一会儿,林建国这个闷葫芦总算开口了:“儿子,你说的很有道理,但是我们刚开始做买卖,我跟你妈经历有限,能管得过一头就不错了。要照你说的那样,难不成我们一边卖衣服,一边卖肴菜,还捎带着帮人卖二手房和车吧?

    后面两样虽然不占太多时间,但咱们家没那门路啊,亲戚朋友也没那么多房子和车卖。前面两样你把你爹妈劈开,一人当俩人使唤,也够呛,这法子说着好听但不适用啊。”

    屋里的三个女人也瞪着亮闪闪的眼睛看着林俊,那神情是非要他说出个章程来不可。林俊却说:“爸,你的思维进入误区了,实际上哪有那么麻烦?

    这法子在咱们生活当中是很常见的,你看村里的杂货铺,有几十上百种的货物,光小孩的零食怕得有十几种花样,这么多的东西,总有你要的吧?

    今天酱油一点都没卖,却卖了十斤醋出去,我照样有钱赚。

    还有那些卖菜的小贩,什么黄瓜、柿子、菠菜多弄几样也是同样的道理。”

    全家愕然,过了一会儿,张爱华才说:“小俊啊,你总不会是要我们去开一家卖衣服的杂货铺吧?

    咱们这屁大点的地方就有三家了,就开的最早的老钱家还好点,冯家和老赵家的买卖实在不怎么样啊,咱家也开恐怕连饭钱都挣不出来,这法子比我说的卖衣服还不靠谱。”

    林俊苦笑着说:“我可没叫你们去开这么个店啊,我说的是这种经营模式,你们思维太僵化了。都别着急,听我说完!

    我知道你们可能瞧不起杂货铺的买卖,觉得这算不得什么有前途的营生,但是八几年的时候,物资稀缺,这么个店赚的钱,绝对比你们看到的那寒酸的样子,超乎想象的多了。

    只不过现在买东西的多了,店铺也多了,这些东西也就不稀罕了,但是在农村,杂货铺还是很有市场的。”

    “再想一想,假如我把杂货铺放大一百倍呢?是不是赚钱的好营生?那百货大楼,就是一个放大百倍的杂货铺而已,见微知著,什么东西做大了都赚钱,就是收废纸的,也一样能成立集团公司。

    你们别笑,不然你觉得那些收费纸的,收来的都到了哪儿去了?他们上面都有大公司统一收取了一方的废纸,再卖到造纸厂,还原成纸浆,这可比做木浆造纸省钱得多,还能节约森林资源,实现废物循环利用。”

    屋里四人听的眼睛都瞪圆了,林俊却干咳了两声:“嗨,跑题了。这做大目前咱们还没那条件,但可以做小。

    开杂货铺,等人上门,始终是一种消极的经营方法,一个店铺辐射的范围有限,不出意外的话,买卖也不会有太大的波折,更别提发展了。

    那么,何不自己找上门呢?

    我给你们出个招,买量四轮小货车,从火车站那儿的小商品批发市场些百货,什么都要一些,离不开生活的东西,总有人需要,然后城市周边的各个集市,轮流着去卖,比开店买卖要强得多,而且货物多了不像只卖一样操心怎么赚钱,只管收钱卖货就是。”

    林建国一拍大腿,全家人恍然大悟:“原来生意还能这么做,就是个小买卖,就有这么些个门道,看来不动脑子是不行了,还是小俊聪明。”

    这番话能受到这样的效果,林俊就很满足了。

    父母还年轻,性子也来得及改变,重要的是两个姐姐还有很大的可塑性和发展空间,一定要让他们养成于是多分析,多动脑子的习惯,毕竟劳心者治人啊。

    林俊拿出了一万块钱,赞助父母做买卖,林建国两口子也没跟自己儿子虚假的客套,就厚着脸皮收了,最后林俊叮嘱道:“出面的事儿,老妈顶着,毕竟您比起我爸来说,心眼更活,嘴皮子也利索点。出力气,费劲的事让我爸去干,遇到急事,妈有机智,爸在一旁看着帮衬,有事私下里多商量,两个人实在解决不了的,在回家全家讨论。”

    全家讨论这算客气的说法,两口子都知道,儿子这意思是,实在搞不定了再来找他支招儿。

    普天同庆迎六一,求收藏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