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你将现在程序员的开发工作视为体力劳动了?”张明振教授笑着问道。

    “先不说是不是体力劳动,”纪弘笑道:“就说一个人他有没有文化,那都是随着时代的改变而变化的。

    “在古代,可能识得几个字,会算几个数,那就是文化人了,但搁到现在,这水平那叫文盲半文盲。那未来呢,我认为,不会使用AI,就可以定义为半文盲了!

    “再说体力劳动,我的观点是:未来凡是机器能干,而人又去做的,那就是体力劳动。”纪弘说道:“脑力劳动是什么?”

    “机器干不了的?”张明振教授接道。

    “您真会接话,但意思就是这么个意思。”

    纪弘没有否认:“继续刚才的话题,农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走出来,建设了我们美好的现代化社会,生产的产品丰富着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

    “那你想想,现在的程序员呢?那可大都是高学历,算是精英人才。将他们从枯燥无味的代码工作中解脱出来,投入到我们AI的大事业中去,未来我们的生活又会发生什么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还是有一些不太理解。”苗文璐教授开口了:“AI可以提供更多的可能,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学得会的呀,不是每一个人都有你这样的智慧?”

    “那,农村的小伙子为什么会制造手机呢?”纪弘反问道。

    “啊?原来是这样!”这么一句话,苗文璐教授瞬间茅塞顿开,整个人都恍然大悟了!

    “不需要所有人都掌握高深的知识。”纪弘举例:“就拿手机为例,设计它、开发它的人终究是少数。

    “产线上的工人才是多数,他们不需要知道什么是5G,不需要知道什么是操作系统,只需要按照既定的流水线流程做好自己的工作就可以了。”

    “AI行业其实差不多,多数人是在使用AI,把它当成一个工具,利用它的统计、计算、存储、效率方面的优势,然后结合自己比AI强的思维来完成工作。

    “至于开发AI甚至研究更高级的AI理论,那就是另一个层次的工作了,就是我们卷耳智能科技现在在做的这种。

    “如果用生产手机来类比,卷耳智能科技就是生产工具搭建产线的,而其他程序员利用这些工具产线来生产智慧化的产品,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智慧软件。”

    纪弘接着说道:“我刚刚在公司跟几个同事还在说,【灵犀】是厉害,可以复刻现在所有的软件,但是这样落后的东西并不是我们真正所需要的。”

    “我们需要的是智慧软件,这种软件程序员光凭码代码肯定开发不出来,但是AI自己单独也完不成,这个时候,就需要人的思维能力加上AI的独特优势结合起来来做这项工作了!

    “我们的【灵犀】就是在提供这样的能力,而为我们耳语系统或者未来其他智慧操作系统开发类似的智慧软件,光这一项,未来可以预见的,就是数十万的就业机会。

    “口说无凭,我们接下来就有大动作,伱们等着看就知道了!”

    纪弘还有很多话没有说,将【灵犀】放出去的时候,很多种状况他都已经预料到了——这也是【灵犀】只开放耳语客户端开发功能的原因之一——给所有人一个适应和摸索的时间。

    但实际,即便全部放出来,影响也是一时的——落后的软件始终会被淘汰,大家都投入到更高层次的工作中去了而已。

    事实上,类似的技术进步,历史上出现了很多次。

    比如上世纪,做一个网页都很困难,门槛儿极高,马芸甚至拿着一个黄页就满世界的去找投资人,就可以去谋划创业了。

    后来有了各种各样的可视化拖拽式的开发工具,和越来越多,越来越先进的高级语言,中学生都能做一个当年的黄页了!

    但这是砸了当时会做网页的人的饭碗吗?

    恰恰相反,正因如此,出现了如今几百上千万的程序员——他们为我们构建了多姿多彩的网络世界。

    这并不是一个取代谁,而是一个把蛋糕做大的过程。

    纪弘虽然无法想象未来会因AI的强大而变化成什么样子,但是他确信,这个方向肯定是没有错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