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您现在阅读的是由精品提供的—《》第205章

    温束久不说话,眼神空茫似在回忆,夏琛伸手在他面前挥了挥,小心试探问:“想什么呢?”

    他一直没有忘记,子笺那糟糕的原生家庭,这次去帝京之前,他偷偷跟傅瞻打听过定国公府那些人的消息,也私底下拜托傅瞻,多看着那些人,别让他们伤害到子笺。

    对于他的请求,傅瞻沉默良久,实在想不明白为什么夏琛会觉得那些人能伤害到温束。

    随后夏琛又加了一句,若是子笺想报复,希望他能提供一些帮助,就算不帮他,也请袖手旁观。

    夏琛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不管如何,子笺为人子,那些人才不会管温家的人对子笺做过什么,只会对他报复父兄的行为横加指责。

    傅瞻虽然孝顺,但并不是迂腐之人,父慈子孝,父不慈凭什么指望着孩子孝顺。

    温束的家事他本就没打算掺和,夏琛郑重提出,他便也将此记在心上,当温束重新遇见父族和母族的人时,将情况全部告知了夏琛。

    温家现在已经败落了,当初那一把大火烧得太干净,定国公府一脉如丧家野犬四处投奔。

    温束的庶兄温博本随着妻子温余氏投奔他岳父,后来老岳父死了,几个舅兄和嫂子都不是好相与的。

    温博花心,宠妾灭妻,跟妻子感情也不好,要不是有了孩子,估计连妻子都巴不上。

    他拖着条断腿,活得像狗一样,在余家随便谁都能踢一脚骂几句。

    就算这样他也不敢走,定国公府没了,疼爱他的父亲还得扒着温卓这个嫡次子,才能在林家待着。

    温博和温卓为了争夺定国公的爵位,早就撕破了脸,明刀暗箭互相陷害了不知道多少回,结的是死仇。

    温博根本不敢跟着他们去林家,怕温卓直接把自己弄死。

    实际上温卓确实记恨着他,林家的情况要比余家好一些,在世家一派算是个中等势力,只是温卓毕竟是外孙,比不得正统的林家少爷。

    但即便如此,收拾温博这样一个没靠山的废物也轻松得很。

    温卓时不时就会找温博的麻烦,当初温束废了温博一条腿,让他当了十多年的瘸子,温卓就废了温博一条胳膊,让他又残又瘸。

    望乡城势大,温束带兵到达帝京后,被几派势力奉为贵宾,温博根本没有机会接触他,倒是林家现在的主事人,温束的舅舅混在接待欢迎的人群里见了一面。

    只是这位林二爷,压根没认出来这位威风八面冷漠不近人情的大人物,竟然是自己大妹妹的儿子,他的亲外甥。

    温束也没有跟他们认亲的意思,他自认前世对这些所谓的亲人已经仁至义尽,这一世他不讨债已经算放过他们了。

    跟这些人纠缠着实没意思,不如早点儿办完事回去抱自家契弟。

    他难得发善心,这些人偏偏自己撞了上来,温束来自帝京的事,很多望乡城的老人都知道。

    这次他带来的千余战士,不知道是谁说漏了嘴,让那些一心想跟温束搭关系的几大势力探听了去。

    温束这样的品貌,末日之前也不可能是普通人家教出来的,若是富贵出身,不管是勋贵还是世家,甚至是皇族,往上攀扯一番,总能攀上点儿亲来。

    温束可是望乡城城主的契兄,掌管着守卫军团数万战力,这样的人物,打好关系,那好处得有多少。

    结果不查还好,一查就懵了,曾经大勋贵的继承人,世家这边的外孙,声名斐然的定国公府嫡长子,只是多年前就已经在帝京权贵圈子销声匿迹。

    就连得到消息的温家人和林家人,也才刚刚想起,甚至他们早已经将温束的存在忘得一干二净,完全没想过他竟然还活着。

    林二爷这才恍然大悟,难怪当时见到温束,觉得他长得有些面熟,竟是自家的外甥。

    温海高兴死了,他堂堂定国公,在妻子娘家吃软饭,起初还能摆点儿派头,后来明里暗里被刁难过几回吃了亏,就夹起尾巴做人了。

    他年纪大了,也没什么本事,林家不可能把重要的事交给他管,打僵尸上战场他更是不行,只靠着妻子儿子,还能在林家有一处遮身之地,混口吃的。

    林家在末日之前,倒是世家一派的领头羊之一,但是末日后各大势力重新洗牌,林家没出什么厉害人物,地位一降再降,现在已经沦为中等世家里的末流。

    林家也只堪堪能吃饱饭,不至于饿着肚子而已,这个吃饱不是指末日前那种一大桌山珍海味随便胡吃海塞,而是给什么吃什么,一顿吃个六七分饱就算吃饱了。

    当然,身份不同吃的东西也不一样,林家的主子们吃的最好,温卓和小林氏这样的外嫁女外姓子孙,偶尔能吃点儿正常粮食,大部分情况下节节果维生。

    温海这样吃软饭的,就节节果了,天天吃顿顿吃,吃得整个人都泛着苦味,胃口一降再降,闻到节节果味道就想吐,还得忍着往嘴里塞。

    勉强吃下去,吃完就吐,还得忍着,不然就挨饿,甚至因为他胃口变小,连提供给他的节节果都越来越少。

    曾经养尊处优,因为温束带走他娘的嫁妆,斥责他满身铜臭没有大家气象的温国公爷,偏心庶子疼爱幼子,将嫡长子流放多年不闻不问的温国公爷,在得知温束如今的地位后,欢喜得嚎啕大哭。

    那是他的儿子啊!

    他儿子是城主(的男人)啊!

    他要被儿子接出去享福啦,以后再也不用吃苦得要命的节节果了!

    温海又哭又笑的将今日份送来的节节果摔在地上拼命踩。

    望乡城啊,那是个多富裕的地方,帝京每年买的糖,可都是从望乡城来的。

    等他去了,别的不说,糖得先吃够,涮一涮自己嘴里这股苦味儿。

    至于父子俩关系不好?

    温还选择性忽略了这个问题。

    父子哪有隔夜仇的,他可是温束的亲爹,他就算比较偏心温博,这不是因为博儿是庶子,身份有碍,最容易被人瞧不起受委屈,他当爹的自然得多疼疼他。

    温束是定国公府的承重孙,自小就被他爷爷带去教养,性子养得太横,容不下兄弟,他这才冷他一冷,让他学会宽待尊敬兄长。

    当初把他送往寺里,还不是因为他下手太狠,不过是兄弟间打闹,他不小心摔进湖里,竟然下狠手废了庶兄一条腿。

    他做父亲的,如何能不教育他?

    况且若不是他留在寺里,恐怕起尸之日都活不过去,那夜定国公府可是死了不少人的,更别说有今日的地位。

    实际上,不光温海高兴,林家一众、小林氏还有温卓,心中皆是又欢喜又期待。

    在温束还是定国公府继承人的时候,林家还有小林氏对他都还算不错的,林家希望自己的外孙掌国公府权势,小林氏则是因为温束太过优秀,自己的儿子没有竞争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