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潼关,始建于汉献帝年间,北邻黄河,南踞秦岭,谷深崖绝,地势险要,山高路窄,攻守兼备,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素有“三秦锁钥,四镇咽喉”之称。

    在此处,黄河由西转东,渭河流经关中平原汇入黄河,着名的风陵渡就在潼关脚下。

    慕容评带领大军攻打野王,这让冉闵心中有些着急。所以,冉闵和桓冲带领野王十八骑及1000名骑兵马不停蹄,昼夜兼程。

    两日后的黄昏时分,众人终于来到了潼关前20里地。

    桓冲派出200名将士开始封锁道路,严禁人员东西往来。

    而冉闵和其它将士则开始休息,准备夜间抢占潼关。

    众人休息约一个小时,而后起身,冉闵、野王十八骑及300名骑兵全部改为步兵,开始向前进发。

    剩余的500名将士则骑乘战马,准备待冉闵打开城门之后,再行冲杀。

    子夜时分,冉闵、野王十八骑兵和300名骑兵步兵来到潼关西城门外。

    城墙之上,秦军的将士们稀稀拉拉,大多部和衣而睡在城墙之上,仅有两三人像木头一样站立,同样也是昏昏欲睡。

    潼关远离战场,在此处秦国仅部署了2000名将士,防止桓温的侧翼部队悄悄地从崤函谷道或是偷渡风陵渡进入关中。

    可是,战争已经进行了约两月时间,也未曾发现桓温的军队。

    所以,驻守潼关将士们的警惕性早已放松,值守更是松疏无比。

    冉闵和野王十八骑悄悄地来到城墙之下,而后从身后取下早已备好的钩抓。

    “呼!”“呼!”“呼!”

    将士们将三只铁钩扔到远离将士站立的城墙之上,而后迅速伏下身子。

    “喵——”

    一只小猫的声音响起。

    “咕咕——”

    一只山鸟的声音也随后响起。

    城墙上的将士并没有什么反应,躺着睡觉的仍然在躺着睡觉,站着打盹的仍然在站着打盹。

    “上——”

    冉闵轻喝一声,将手中“霸王”长槊别于身后,而后率先沿着长绳爬上城墙。

    众人一个接一个地悄悄爬上城墙,城墙上躺着睡觉的将士仍然在躺着睡觉,站着打盹的将士仍然在站着打盹。

    冉闵举手,示意众人停下,而后转身对野王十八骑道:

    “我去城下打开城门,你们悄悄地干掉他们。”

    野王十八骑轻轻地点了点头,示意明白。

    冉闵手握长槊,沿着阶梯悄悄走下城墙,来到城门口处。

    城门口处,约有三四十号将士,个个怀中抱着长矛,背靠城墙,呼呼大睡。

    冉闵嘿嘿一笑,走上前去,用手拍了拍一名靠立城墙门洞口的将士。

    那名将士见有人拍他,于是使劲地睁开蒙松的双眼,看向前方。

    冉闵抬起右手,轻轻一挥,砍向那名将士的颈椎之处,而后又立即扶住那名将士,又轻轻地放下。

    那名将士如同喝醉了酒一般,浑身骨头没有半点力气,软绵绵地倒下。

    冉闵悄悄上前,还有一名将士怀中抱着长矛,背靠城墙,口中的哈喇子将半个前胸浸透。

    冉闵将手中长槊立于城墙之边,而后上前,双手扶正那名将士的脑袋,而后轻轻一拧。

    只听“咯噔”一声,那名将士的脖颈断裂,身体同样软绵绵地倒于城墙脚下。

    冉闵上前,依法炮制,或是用手掌击断秦军将士的颈椎,或是用双手拧断秦军将士的脖颈。

    整个过程悄然无声,花费不到一刻钟的时间。

    冉闵悄悄上前,取下横木,打开城门,而后双手捏着嘴唇,“吁”地打了一个响亮的口哨。

    一时之间,只见城墙之上一番刀光剑影,野王十八骑兵齐齐地挥动手中双刀,斩向城墙上睡觉的秦军将士。

    头颅飞起,鲜血四溅,一名名的秦军将士还未站起,便又倒下。

    整个过程悄无声息,没有发出半点的响动。

    潼关城门之外,300名步兵将士有的手持弓箭,有的手持长刀,见城门已经打开,顿时喜上眉梢,迅速向城内跑来。

    而后,部分将士沿着主街道,悄悄地向东城门跑去;部分将士沿着大街小巷,开始四处分流。

    潼关乃是战时堡垒,城中并没有百姓居住,所有的房舍均为营房,供将士们住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