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武关位于关中平原的东南方向,与东面的函谷关、西面的大散关、北面的萧关并称“关中四塞”,关中也因居此四关之中而得名。

    武关连接关中与荆楚大地,素有“秦楚咽喉”之称。

    此次桓温秦,便是从江陵出发,北上南阳,而后攻克武关,到达关中之地的。

    如果武关失守,那么桓温大军便断绝了后退之路,从而成为真正的“瓮中之鳖”。

    而且,武关也是晋军的粮道,失守了武关,那无异于断了晋军的命脉。

    黄昏时分,一队约1000人组成的队伍押运着数百车粮草缓缓驶向武关。

    “来者何人?”城头上的一名校尉大声喊道。

    粮队缓缓停下,一名将军模样的人上前,大声答道:

    “我们是度支使周尚大人的手下,今运输2万斛粮食前往灞上。”

    城头上的校尉远远望去,只见押运粮草的众人皆身着晋军服饰,于是心中大喜,问道:

    “你们可有押运文书?”

    那将军模样的人从怀中取出文书,令人上前递上。

    校尉令人接过文书,看了看印章,确实是度支使周尚大人的印章,遂道:

    “你等且在此等待,我去报告王将军。”

    城头上的校尉立马下得城墙,骑上战马便向城内跑去。

    留守武关的将军名叫王深,听闻之后,心中纳闷道:“前几日邓遐将军刚刚运输粮草经过武关,怎么又会有粮草到来?”

    校尉听后,心中也是惊讶,于是说道:“将军,如今秦国坚壁清野,毁去了田中的青苗。

    估计是大将军着急,专门令人前往江陵,督办的粮草吧!”

    说着,忙从怀中取出文书,道:“将军,这是度支使周尚大人的运粮凭证。”

    王深接过文书,细观多时,确实是度支使周尚的印章,于是又问:“他们有多少人?”

    那校尉答道:“他们约有1000将士,数百马车。”

    王深听后,又问:“他们穿什么衣服?”

    那校尉又道:“他们皆着我朝军服。”

    王深听后,确定这是度支使周尚派来的运粮兵,于是说道:“放他们进城。”

    城门打开,1000名将士押运着数百车辆的粮食进入武关。至全部进城之时,已是戌时(19:00——21:00)时分,天色已完全黑了下来。

    而后,众人开始起灶生火,舀水做饭。

    负责押运粮草的将军专门从中取来数坛好酒,赠于王深。

    王深见状,心中高兴,于是摆下酒宴,款待押运粮草的将军。

    “将军贵姓?”王深试探着问道。

    那负责押运粮草的将军答道:“鄙人姓郑名海,去年之时负责殷浩将军北伐粮草运输。

    殷浩将军北伐失败后,我便返回寿春(今安徽省淮南市寿县),一直负责那里的粮食生产。”

    王深听罢,暗自点头。

    二人推杯换盏,交谈甚欢,共叙往事。

    负责押运粮草的郑海将军对晋朝之事以及去年冬的殷浩北伐之事了熟于胸,这令王深很是放心。

    二人把酒言欢,觥筹交错,一直饮到深夜酩酊大醉之时,这才和衣而睡,共卧一榻。

    两汉魏晋之时,古人都有这个习惯,喜欢留人住宿,共卧一榻,以此显得亲密无意,兄弟感情甚于夫妻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