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天王,随我一起去前军看看,如何?”

    冉闵点头,随桓温一同前出,来到前军。

    在路上,桓温一边骑着白马,一边问道:“天王,你看我这次北伐秦国,胜算几何?”

    冉闵听后,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说道:

    “秦国乃氐人所建,氐人皆乃西北之人,生性彪悍,弓马娴熟,桓公不得不防啊!”

    桓温听罢,哈哈大笑道:“天王怎可涨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呢?”

    冉闵听后,冷哼一声,却是不语。

    桓温骑马,并没有看到冉闵的神色,而是继续说道:

    “氐人以前皆乃游牧之人,马背上长大,生性好战,确实如此。

    但他们自内迁关中以来,与汉人同居,早已不再是逐水草而居,放羊牧马。

    他们早已变为定居农耕之人,每日耕田种地,与汉人无疑。

    天王说他们什么‘生性彪悍、弓马娴熟’,只是老思想罢了!”

    冉闵见桓温并没有听取自己的提醒,于是出于好心,再次提醒道:

    “秦人之中,有邓羌和吕光二人,骁勇善战,均有万夫不当之勇,桓公对阵秦国,一定要提防这二人。”

    桓温听罢,哈哈大笑道:“万千军马作战,岂是一两个人可以改变战局?

    他们二人胆敢冲锋陷阵,我定叫人将他们射成刺猬不可!”

    冉闵听罢,心中来气,自己明明好意提醒桓温,却没想到桓温却借邓羌和吕光二人挤兑自己,于是不再言语。

    次日,两军对阵白鹿原。

    所谓原,又同“塬”,即突出平地的高台,大的如青藏高原、蒙古高原等,小的平台则如五丈原、白鹿原等。

    两军对垒,桓冲带领的1万名前锋驻扎在白鹿原上,居高临下,而秦军则驻扎在白鹿原下。

    在一处高台之上,一面硕大的旗帜迎风飘扬,大大的“桓”字绣于其上。

    桓温1万大军成左、中、右三路排列,共分为十个方阵。

    中间是步兵,约有8000人,后方是骑兵,约有2000人。

    这是一种典型的以步兵对抗、骑兵补杀的战斗队形。

    在战斗之时,先是步兵进攻,与敌厮杀。

    当两军酣战之时,后方的2000名骑兵再作冲锋,彻底击败对方的军阵,打乱对方的部署,从而最终赢得战斗的胜利。

    这种队形也是中原军队常用的一种战斗队形,毕竟中原军队中战马稀少,所以战马一般都作为第二梯队补充使用。

    而反观秦军队形,也成先后队形部署,前方是步兵,后方是骑兵。

    不过不同的是,在秦军的1.2万人马之中,仅有2000步兵居中,而两侧及后方的1万将士皆为骑兵。

    这是一种典型的中间防御、两侧进攻的队形。

    北方五胡之人通常采用这种阵形。

    双方步兵的前沿都摆满了拒马,拒马矛装填在拒马之上,成60度角高高昂起,直指苍穹,人马难以逾越。

    双方对阵,几乎同时,战鼓响起,震天彻地。

    就在此时,只见秦军的队伍之中跃出一骑,直朝桓温大军而来。

    冉闵远远看去,只见那人身体圆硕,虎背熊腰,仅穿了一套半身甲,护住心脏和腹部等要害部位,而双臂赤裸,却无战甲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