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江陵(今湖北省荆州市)。

    镇蛮护军桓冲急冲冲地跑进屋来,“兄长,朝廷命令殷浩二次北伐了!”

    此时的桓温正躺在床榻上睡觉,听到弟弟桓冲的汇报之后,翻过身去,继续睡起觉来。

    桓温,字元子,谯国龙亢(今安徽省怀远县龙亢镇)人,宣城太守桓彝长子,东汉大儒桓荣的后代。

    桓彝是永嘉之乱后第一批到达江东的士族,曾随晋明帝司马绍讨伐王敦,因功被封为万宁县男。

    在苏峻之乱时,桓彝组织义军赴建康讨伐苏峻,终因势小力孤,城池被破,最终被杀。

    桓温出生后,有一次温峤碰巧看见,说:“此子骨骼不凡,你让他哭一哭,我听听他的声音。”

    桓温哭啼,声音清脆响亮,温峤听后,高兴地说:“此子将来必定不凡!”

    因此取了温峤的姓氏“温”,故名桓温。

    后来,桓彝在平定苏峻之乱时,为韩晃所杀,泾县县令江播参与了此事。

    这一年,桓温刚好15岁。

    桓温从小立志为父报仇,整日枕戈泣血。

    到了桓温18岁时,江播死去,江播的儿子江彪三兄弟为了防止桓温报仇,在葬礼期间,将匕首藏于手杖之中,随时提防。

    桓温化装成普通士人混进吊唁的人群之中,进入江府,趁江彪不注意时,突然发难,冲入灵堂,当场手刃江彪,并追杀了江播的其它二子。

    杀父之仇,不共戴天。

    桓温此次为父报仇,不仅没有受到朝廷的追责,反而为自己赢得了巨大的声誉。

    百善孝为先,在那个时代,孝大于法,孝大于刑。

    桓温长大后,性格豪爽大方,甚有风度,姿貌伟岸,面带七星。

    晋明帝司马绍知道后,对桓温赞赏不已,并将自己的大女儿南康公主司马兴男嫁给了桓温。

    桓温拜为驸马都尉,继承了父亲桓彝的万宁男爵之位,后又授于琅琊太守。

    后来,桓温又升任安西将军、荆州刺史,持节都督荆、司、雍、益、梁、宁六州诸军事,并领护南蛮校尉,接管了长江中上游的兵权。

    桓温从小便有大志,常常以刘琨、陶侃作为榜样。

    有一次,桓温在雪天外出打猎,刚好碰到王蒙、刘惔等人正在温酒清谈。

    刘惔等人见桓温一身戎装,耻笑地问道:

    “你一介名士为什么总要穿着军装呢,你不怕嫌得自己俗气吗?”

    桓温慷慨激昂地说道:“我等若不保家卫国,尔等怎能在此喝酒清谈呢?”

    桓温平常很看不起那些每日无所事事,只会清谈误国的人,他是一个闲不住的人,每日总是枕戈待旦,想有一番作为,不妨来世一趟。

    桓温素怀野心,为人桀骜不驯,有一次他对一名身边亲信说:

    “做人不能一直默默无闻,否则死后会被文景(指从曹魏手里夺取政权的晋景帝司马师、晋文帝司马昭)二人所笑话。”

    而后他随即霍然坐起,又道:“一个人若不能流芳百世,那就应当遗臭万年。”

    桓温出镇荆州后,有一次他听说盘踞在巴蜀的成汉皇帝李势荒yín无道,百姓对他恨之入骨,成汉国力也是日渐衰微。

    于是,桓温决定西进伐蜀,既拿成汉练练手,也为自己长长脸。

    永和二年十一月,桓温上疏朝廷,请求伐蜀。

    朝廷得知后,很多人对此表示忧虑,一来桓温兵力过少;二来蜀地偏远,后勤保障不济;三来蜀地地形峻峭,易守难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