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在战国七雄中,要说最德高望重的将军,那肯定是轮不到姜珝的。可要说名声最大的将军,那一定非姜珝莫属。

    没办法,谁让姜珝年轻呢。

    王翦、项燕、廉颇、李牧这些人,早就已经过了争强好胜的年纪,而且他们的粉丝都已经老了。

    而姜珝的粉丝都是年轻人,正是经历旺盛的时候,和朋友聚会时,自然少不了要替姜珝吹嘘几句了。

    姜珝名声如此之大,研究姜珝战法韬略的人自然很多。

    姜珝出道以来,经历的战事很少,但每一次都是大战,姜珝现在也可以称为‘身经百战’了。

    第一次伐燕,姜珝的意见被李牧否决了。

    第二次伐燕,庞煖听从了姜珝的意见,让姜珝带兵诱敌,最终杀的敌将剧辛打败,丢了武阳城。

    伐齐一战,姜珝坐于两军阵前邀请齐将田分阵前相谈,最终利用阳光一战大败齐军。

    与匈奴一战就更不用说了,那就是两年前的事。

    所以王翦也不会因姜珝年小便小觑于他。

    蒙恬与王离都是秦国冉冉升起的将星,秦王嬴政与王翦对他们的期盼很大。

    这一次让二人一同前来,便是想让他们与姜珝对阵。此战无论胜败,对蒙恬与王离来说,都是一次重要的经验。

    听到王翦问话,蒙恬在地图上指了一处地方,沉声解释道:“此处乃是平原,方圆二十里内皆无坚城可受,却又是姜珝行军的必经之路。末将在此处扎营,以逸待劳,定可大胜姜珝。”

    王离冷笑道:“若姜珝绕路而走,你又当如何?”

    王翦看了蒙恬和王离一眼,王离是王翦的孙子,王翦对他的期望很大。

    单以军事才能来说,王离不在蒙恬之下,可若轮到心性,王离就差蒙恬太多了。

    而在行军打仗时,将军的心性要比兵法韬略更为重要。

    蒙恬解释道:“姜珝若敢绕路,那他必败无疑。”

    “从这里到李牧军中一路无险可守,姜珝若绕路而走,我军便可紧随其后。姜珝大军远来疲惫,我军追击之下阵形必乱,我军趁势掩杀,他的五万大军便如土鸡瓦狗般不堪一击了。”

    王离脸色有点难看,他刚刚问完话就想到了这一点,如今被蒙恬回答,倒是显得他愚不可及一样。

    王翦看着地图沉默不言,此刻他所考虑的,并非是秦赵一战,而是秦国内部的事情。

    秦赵一战打到现在,既然秦国灭不了赵国,那么接下来的战争就在谈判桌上。

    王翦与李牧两人若是僵持不下,最难人手的便是赵王迁和娼后了,因为他们要负责李牧大军的后勤。

    可秦国内部,王、蒙两家兵权太盛,蒙氏一族还好,可王翦的威望太高,长此以往必为秦王所忌。

    所以王离与蒙恬不和,也是王翦希望看到的。

    可王离的心性,却让王翦有一丝忧虑。

    不再想这些事,王翦思考了一下蒙恬的战术,将姜珝五万大军拖在平原,蒙恬以逸待劳,倒是不用怕姜珝耍什么花招。

    若是两军对垒,蒙恬不见得会输给姜珝。

    想到这里,王翦下令道:“蒙恬,着你领兵五万迎击姜珝,王离,你为蒙恬副将。”

    王离虽不服气,可军令以下,他也只能乖乖领命。

    “报——将军,前方有军情急报!”